公司再获二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唐一尧 时间:2024-06-26 字体:[ ]

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模块化变电站吊装装置》《一种双吊钩连钩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模块化变电站为电力供应二次换电的一体化设备,具有尺寸大、重量重等特点,《一种模块化变电站吊装装置》专利研发依托沙特国王港项目展开。项目到货模变长度24米,宽度4米,高度3.7米,重量55吨。在模变卸货及安装过程中,若用钢丝绳直连模变吊耳,钢丝绳容易刮擦模变,损坏油漆,影响寿命。同时,由于模变内部设备分布位置不同,模变重心不在形心上,导致模变各个吊耳受力不均。传统吊装施工方法中,针对大件,常常采用单根平衡吊梁或者钢结构、桁架式框型平衡梁来实现。但在模变卸货、吊装中,若采用单根平衡梁,势必会增加对起重器起升高度要求及选型要求。若采用钢结构或者桁架式框架平衡梁,制作一个体型庞大的平衡梁,于施工成本无益,同时,传统平衡梁中,吊耳板相对于梁体不能转动,不均匀载荷全部由焊缝和梁体承担,不利于钢丝绳受力和自适应载荷平衡调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项目部技术人员优化调整技术方案,采用一种模块化变电站吊装装置,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平行设置,第一纵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横杆的左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横杆的左部;第二纵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横杆的右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横杆的右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左右两端均设有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吊板,吊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至长条形通孔的两侧;第一横杆左、右两端的吊板分别通过第一钢丝绳连接至模变底部的吊耳;第二横杆左、右两端的吊板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至模变底部的吊耳;所有吊板的上部通过第三钢丝绳连接至上方的吊钩。同时增设四个加固杆,四个加固杆分别卡设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的左右两端,加固杆设有供吊板通过的摆动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上设置可转动的吊板,降低了第三钢丝绳之间的夹角,改善了钢丝绳受力情况,实现自适应平衡载荷,延长了吊具使用寿命。

目前,无论是浮吊船还是大型履带吊,其变幅、起升钢丝绳控制系统均为开环控制,无反馈信号修正卷扬转速,造成钢丝绳吊钩部位实际位置和理论位置存在一定偏差。同时,钢丝绳制造误差、扒杆制造误差、卷筒液压马达内泄、液压系统压力波动等因素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吊钩实际高程。对于大吨位、高精度调整的场合,尤其是双钩并钩同时工作时,两套起升系统的误差会影响吊装精度、影响吊装安全。传统连钩器仅在双主钩上增加系杆,铰接连接两个主钩,但吊索具仍挂在吊钩上,这样不能解决起升系统误差增益放大问题,对吊钩仅仅增加了水平方向联动的稳定性,不能增加竖直方向吊装系统稳定性。

《一种双吊钩连钩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吊钩连钩器,解决吊钩在吊装时起升系统误差放大,且竖直方向吊装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沙特国王港项目研发了一种双吊钩连钩器,包括吊钩、无线倾角自测仪、梁体和转接头。通过梁体将左吊钩和右吊钩连接成整体,通过梁体的转接头的共同作用,有效减小了左吊钩和右吊钩的误差;在吊钩倾角较大时,无线倾角自测仪实时反馈,提醒作业人员进行调整,保证了施工安全。

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沙特国王港项目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核心技术专利挖掘工作,有效激发了一线员工参与科研创新工作的潜力,同时出台并落实相应的奖励制度,大大激发了技术人员申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为企业开拓市场、高企认定、加计扣除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