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把《千里江山图》捧在了手里。
捧在我手心的,是一只景德镇出品的故宫限量版感温变色杯。这只杯子,是女儿的一个朋友去年春天送给她的礼物。杯的外壁,绘着《千里江山图》的画面。它的奇妙之处在于:空着的时候,墨黑色的外壁上只有几根简洁的金黄色线条,勾勒出山的轮廓。注入热水后,那让人惊叹的青绿山水便缓缓浮现,将传世的名画复原于眼前,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层次丰富,栩栩如生,令人身心俱净,久久沉浸其中。
这幅珍贵的绢本设色画,为北宋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是我国山水画美学的巅峰之作,是中国青绿山水第一画,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2022年的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惊艳亮相,让这位旷世奇才的绝笔“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夜红遍海内外。
在北宋,还有一幅与《千里江山图》堪称国宝双璧的画作,那就是更为世人熟悉的《清明上河图》。去年五一假期,女儿和好友结伴去开封玩,从她在清明上河园发来的照片上,我见到了张择端的雕像。他双手捧着的,就是他奉献给这个世界的巨作《清明上河图》。在这现代人“临摹”建造的“中国清明文化名园”里,汇集了这幅画中的诸多场面,再现出那时市井生活百态、风俗人情的图景。
作为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沿着著名的汴河两岸,建筑有城门楼、虹桥、食街、官驿、店铺、码头、船坊等。夜间的《大宋·东京梦华》大型专场水上实景歌舞晚会,把穿越千年历史的游园活动推向高潮。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晚上观看实景演出时,她连线我的手机,一直为我直播,让我也实时分享这盛大的表演。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节目,浮想联翩的我禁不住“提醒”她:“你是从南宋的杭州,来到了北宋的开封。”因为女儿的大学是在杭州读的。我想起她带我和妻子一道游览的西湖“曲院风荷”,正是在她大学期间,杭州举办G20峰会时,为各国贵宾献演了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晚会“印象西湖”,恰好与眼前这《大宋·东京梦华》遥相呼应,竞相争妍。
早些时候,我看着女儿发来的照片,就好似置身于千年前东京清明之时的梦华之中:夜景里各式各样的宫灯流光溢彩,富丽堂皇,而高悬其间的竖行长短词句,真的是熠熠生辉,让吟诵的人们口齿生香,回味无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字字珠玑,也难以完美呈现出当年无限的风流蕴藉。前些年有人做过“你最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的网络民调,宋代位居第一。
此刻看着演出,情景更是引人入胜。在如梦似幻的灯光万千变化中,宫殿城郭、亭台楼阁、勾栏瓦肆、石桥清波都加入了汇演。穿着古装的演员们,在闪亮的聚光中阔步上台,在暗去的灯影里隐身转场,来去匆匆,发人深省。
画完这幅由宋徽宗用瘦金体题写画名的《清明上河图》后,张择端就从世人的视野里悄然消失。由宋徽宗“亲授其法”的王希孟英年早逝,唯留《千里江山图》孤品遗世,一画流芳。而遭遇靖康之变,“出京南来,避地江左”的孟元老写下三万余言的《东京梦华录》,如一曲离歌,似一声叹息,唱不尽、叙不完心中追忆故国故都故人的深切哀痛。“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即便是“风流天子”徽、钦二宗沦落成“落魄皇家”,被掳往北方,躲到江南偏安一隅的人们,在新名临安的杭州,依然“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几人还记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人还记得“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连感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辛弃疾,也只能叹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空间的“千里江山”,到时间的“千古江山”,在历史长卷遗留下的一幕幕情景再现中,有过几多梦里的繁华和清明?
我还记得,那些年追看冶文彪历时11度春秋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情景,看完一本,期待着下一本的出版。这部描绘“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的小说一共6册,以《清明上河图》的人物为蓝本,以北宋末年为背景,编撰了一系列交织着家与国、生与死、爱与恨、谜与密的故事,赋予画中824位人物鲜活的生命,让人读来惊心动魄,拍案叫绝。其中的一个案件涉及的《金明池争标图》,也是张择端存世的另一幅名作。全书读罢掩卷之时,如大梦初醒,心绪难平,至今记忆犹新。
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上,人们曾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清明上河图》画中的人物“活动”起来。而每晚演出的《大宋·东京梦华》,则是还原真人真景“清明上河”的盛况,让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感受那个早已远去的朝代往昔生动立体的神韵与风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演出的尾声,演员们反反复复吟唱着这两句歌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千里江山,人共婵娟,寄托着世世代代美好的祝愿。这东京梦华,也仿佛是一个“开封”盲盒的隐喻:当某个时机,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否就能引导“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今人梦回大宋,昔日重现,一如这徐徐展开的“千里江山图”?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在这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所烘托出的氛围里,捧杯在手的我,细细感受着这“江山”的温度,望见灯火阑珊处,咫尺之间,只此青绿,千里江山入画图。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