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如约而至,我有幸收到了水电五局工会赠予的书籍《人间信》。《人间信》的作者是麦家,他的作品宛如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麦家以细腻笔触与深刻洞察,创作了诸多令人深思的佳作,而《人间信》更是其中闪耀着人性光辉与情感纠葛的明珠。这部长篇小说于2024年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麦家历经5年精心雕琢,反复删改,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一部饱含深情与思索的作品。历时5天,我一口气将此书读完,当我轻轻合上这本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人间信》以麦家自身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四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恨情仇,展现了人性的高尚与荒唐。书中的故事围绕着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主题徐徐展开,其中“汉奸”与 “大义灭亲”两个话题尤为引人深思。故事上卷聚焦于父亲,尽管作者为其行为赋予诸多缘由与误解,但“日本佬”这一绰号却如沉重枷锁,深深烙印在他身上。父亲的一生充满挣扎与无奈,他努力摆脱“潦胚”“日本佬”等绰号,进厂上班看似是突围的成功,却又在时代洪流中被无情吞噬。在那个特殊年代,他因救了日本佬而遭受批斗,成为时代的悲剧。他的每一次抉择,无论是摆脱绰号时 “做与不做” 的纠结,还是面对“日本佬”绰号时“说与不说”的权衡,都反映出个人在时代浪潮与社会舆论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下卷的主人公转变为“我”。“我”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改变命运,选择举报父亲的劣迹,从而获得招工、参军的机会。这一情节引发了深刻的伦理困境:举报这样的父亲,究竟是对是错?“我”在做出选择时内心充满挣扎,这种挣扎不仅源于亲情的羁绊,更来自于对自我命运的渴望与对时代规则的无奈妥协。麦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我”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在复杂环境下的扭曲与挣扎。
书中的女性形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她们犹如坚韧的纽带,维系着家庭的破碎与希望。顶天立地的奶奶,为帮助父亲摆脱绰号,助力其成长,付出诸多心血;在家庭遭遇困境时,她选择离家出走,却又年年寄钱回家,默默守护着家人。隐忍的母亲,在父亲犯错后,一句“他千错万错总没有讨第二个老婆,我不哭谁哭?”道尽了她对家庭的坚守与包容。被生活历练得泼辣的小妹,也在家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她们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的重担,用坚强与柔情缝补着这个被命运冲击得千疮百孔的家。
麦家的文字细腻且富有感染力,他笔下的人物仿佛有血有肉,跃然纸上。每一个人物都在与命运、与他人角力,使得书中情节充满张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亲眼目睹着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书中所展现的人性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父亲并非单纯的坏人,他的荒唐行为背后有着时代的烙印与个人的无奈;“我”的举报行为也并非简单的“大义灭亲”,而是在时代裹挟下的痛苦抉择。这种对人性多面性的深入挖掘,让我不禁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以片面的眼光去评判他人,而忽略了每个人背后复杂的经历与内心的挣扎?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对亲情、人性、时代的深刻反思。它让我明白,亲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可能夹杂着怨恨、误解与伤害,但爱却始终如暗流涌动,潜藏在深处。就如同书中的父子,一生都在执念与逃避中徘徊,然而在最后的时刻,“我”远赴日本迎回父亲遗骨,那一刻,仇恨或许已经消散,留下的是对亲情的重新审视与和解。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与亲人产生矛盾,但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那些曾经的争吵与伤害,都成为了亲情中独特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理解与包容,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麦家曾说:“这是一部小说,悄悄地说,献给我妻子。” 但在我看来,《人间信》是献给每一个读者的礼物。它让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引发对人生、对家庭、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这部作品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困惑;又像一盏明灯,在我们面对人性与亲情的复杂抉择时,给予一丝温暖与指引。读完《人间信》,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它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人,以更加宽容与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纠葛。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