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似乎将这片海拔1500多米的山区遗落在了时光的褶皱里。凛冽寒风如一头暴怒的猛兽,带着呼啸的怒吼,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在新疆布尔津抽蓄电站上库区肆意横行。温度计的水银柱,仿佛被这彻骨的寒意紧紧扼住咽喉,固执地定格在零下15度的刻度上,彰显着冬日最后的倔强与顽固。
那厚厚的积雪,宛如一层厚重的、毫无生机的棉被,死死地覆盖着大地,不见一丝消融的迹象。一脚踩下去,雪便迅速没至大腿,每前行一步,都仿佛在与无形的巨石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巨大的体力消耗让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寒风一吹,汗水又瞬间结成了冰碴。然而,就在这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一支由测量队长刘鹏带领的测量小队,宛如无畏的“开路先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他们肩负着上水库开工前原始地形测量的重任,这任务,是为项目的后续建设筑牢坚实根基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风雪踏出“测量路”
狂风像发了疯似的撕扯着山脊,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蓝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测量员孙维雄的登山杖“噗”地一下就没入雪中,拔出来的时候带起一串冰晶,就像撒了一把碎钻在空中乱飞。“这哪是积雪啊,简直就是棉花糖地狱!”他苦笑着抹了把脸,那防寒面罩早就冻成硬壳了,蹭在皮肤上就像砂纸在擦一样。
前方五米处,队长刘鹏突然矮了半截儿——原来积雪瞬间就吞到他大腿根儿了。冰碴顺着裤缝钻进来,就像千百根钢针扎进皮肤里,疼得他直咧嘴。“是雪窝子!”他本能地高举全站仪,那金属支架在风中发出铮铮的响声,就像一柄不肯倒下的战旗。“把测绘杆递过来!”他的吼声被狂风撕得粉碎,可队员孙维雄却像有心灵感应似的,心领神会。三根铝合金杆首尾相接,硬生生在雪墙中捅出一条“隧道”,刘鹏就着这狭小的空隙,像矿工掘进一样一寸寸往前挪。雪粒灌进领口,他的冲锋衣前襟都结满了冰甲,稍微一动就发出“咔咔”的脆响。
上库区域的积雪深度超过60厘米,部分陡坡地段,积雪齐腰深,就像一道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测量队员们的面前。面对这么恶劣的自然条件,队员们肩扛着达十斤的RTK仪器、全站仪等设备,在没膝的雪地里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跟大地进行一场无声却又惊心动魄的“拔河”,雪水顺着靴子灌进去,瞬间变成刺骨的冰水,双脚早就冻得没了知觉,可测量数据却一点儿都不能错,因为每一个数据都关系到工程的精准和安全。
队员曾小平搓着冻得通红、像熟透苹果一样的双手,感慨道:“每一步都像在冰水里踩钢丝,雪灌进靴子,冷得要命,但数据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一点都不能错!”为了确保测量精度,队员们得反复踩点校核,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裤腿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行动都变得迟缓了,但他们毫无怨言,眼神里透着坚定和执着,那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使命的担当。
率众攻坚践初心
“必须按时完成测量,绝不能影响工程整体进度!”接到任务的测量队长刘鹏,在动员会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要驱散这冬日的严寒,给队员们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此时的上库区,积雪尚未融化,最深处可达100厘米,几乎没过大腿,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糟糕的是,山区完全没有手机信号,队员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一旦遇到危险,很难及时得到救援。
“我经验多,我先走!”刘鹏队长始终冲在最前线,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为队员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手持木棍,在雪地里小心翼翼地探路,每一步都走得谨慎而又坚定,为队员们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遇到险峻地段,他更是独自扛着设备先行,那坚实的背影,给队员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在一次跨越冰溪时,他不慎滑倒,却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仪器高高举起,自己半个身子浸在刺骨的冰水中。“设备是测量的命根子,人摔了没事,数据不能丢!”他笑着调侃道,脸上却带着一丝坚毅,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队员的心。孙维雄跪在雪地里,徒手扒开他靴筒里的雪块,却发现对方的羊毛袜和脚掌冻成了一整块。“队长,得回营地!”“回个屁!”刘鹏抓起把雪搓脚,“西坡还有十二个测点没标!”
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如同一股强大的暖流,迅速感染了整个团队。大家调侃他是“人形推雪机”,他却笑着说:“咱们测量的每一步,都是电站未来的‘地基’,再难也得扛住。”中午时分,没有食堂,他们只能以干粮充饥,冰冷的干粮在口中咀嚼,却难掩心中的炽热。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一测就是一整天,从晨曦微露到暮色四合,他们的身影始终穿梭在山间。仪器的精密运转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清晰,那是他们奏响的奋斗之歌,是对困难的无畏挑战。
尽管环境艰苦,但团队始终坚守“标准不降、精度不松”的原则。原始地形测量,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场体力和意志的严峻考验。测量队员们用汗水与坚持,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最基础、最真实的数据。他们的足迹遍布雪山、陡坡、悬崖、冲沟,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却鲜少被人知晓。
他们就像一群“大地测绘师”,默默付出,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仪器记录着每一个数据。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一条条道路贯通东西,让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让梦想与现实不断交融。
“没有路,我们就走出路;没有数据,我们就亲手测量。”
这是一线测量队员最朴实的信念,也是他们在风雪中坚守的动力源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工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工程建设的脊梁。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