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践使命
记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胡志军

来源:一公司 作者:王璇 摄影: 张奥宇 时间:2025-08-29 字体:[ ]

在太和供水项目建设一线,有一位常年奔波于施工现场、埋头于技术方案、专注于团队培养的优秀共产党员——胡志军。自2011年7月入党以来,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施工一线十三载,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2025年,凭借出色的政治素养、精湛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胡志军获得公司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以实干诠释忠诚,以担当彰显本色,成为项目一线一面鲜红的旗帜。

坚守初心使命,党性锤炼在一线

“党员身份不是挂在胸前的徽章,而是扛在肩上的责任。”这是胡志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1年7月,胡志军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的党性锤炼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

2008年,还在大学时代的胡志军被汶川地震中党员官兵奋勇抢险的事迹深深震撼。“那时看到解放军和党员总是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谈及入党初心,胡志军的语气依然坚定。

14年来,胡志军始终坚守施工一线,从南水北调新郑项目的施工员,到如今太和项目的高级助理,岗位在变,但党员的初心从未改变。

在太和项目一线,他把岗位当作“践行初心的战场”,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小事都与人民利益、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他带头遵守纪律、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廉洁从业,积极参加专题党课、观看廉洁警示教育片,自觉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真正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在工作中,他始终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务实肯干、精益求精,在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冲在前、干在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为项目顺利履约贡献重要力量,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从2024年1月份进场以来,面对工程战线长、施工交叉多、障碍物影响多等困难,胡志军针对部分过鱼塘、与高压线交叉部位,协调业主、设计进行设计方案优化,解决了施工难题,增加了工程量;面对管道工程与现状公路、铁路无设计规划的难题,他主动协调业主及设计单位,积极推动设计变更,成功促成2项重大变更,单项变更金额均超过200万元。

工作生活中,他以实际行动让党员身份在一线发光,让党性修养在实干中升华。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显本色

作为太和项目的技术管理骨干,胡志军始终秉持“信念坚定、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职业准则。

面对项目战线长、施工交叉多、障碍物影响大等复杂情况,他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展现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本色。

太和供水项目管道铺设面临的棘手挑战,是要在222处高压线下方进行管道吊装作业。这些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分布密集,施工安全风险极大。

“第一次看到高压线分布图时,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胡志军回忆道,“传统的履带吊车臂架高,根本无法在高压线下作业。如果采用停电施工,不仅协调难度大,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用电。”

为了解决这个“烫手山芋”,胡志军带着技术团队连续不断勘察现场,通过与同事现场勘查高压线走向、测量受限空间尺寸,测量每一处高压线的高度、弧度,标注出“高压线安全距离”。

晚上回到项目部,又组织技术专家、老吊装工人召开论证会,最终确定采用折臂吊吊装的方案。折臂吊车就像“变形金刚”,可以通过多节臂架的灵活变幅,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吊装作业。

同时通过精确计算吊装角度、增设绝缘防护、建立多重监控系统等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为了万无一失,他还强调“双岗监督制”——每处吊装点同时安排技术员和安全员现场监护,用对讲机实时通报吊臂与高压线的距离。

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大幅提高了安装效率,为后续管道丝丝入扣的连接、绵延铺展的铺设筑牢根基,铺就一条坚实且稳固的“钢铁通途”。

凝聚团队力量,培育人才践初心

作为项目高级助理和技术带头人,胡志军深知“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团队建设中,他始终坚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合理分工、奖罚分明”的原则,通过“带头干、真心帮、一起成长”的实际行动,把团队从“零散个体”拧成“一股绳”,打造出一支“敢打、能拼、守底线、善创新”的技经管理团队。

面对项目冲刺阶段部分员工出现倦怠情绪,胡志军没有简单施压,而是以“共情式引领”凝聚人心。

他主动下沉一线,组织开放式内部会议,倾听员工诉求,积极向领导反馈解决方案,并带头优化工作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无效劳动,实行弹性排班和周末轮休,用“看得见的关怀”化解团队抵触情绪,让员工从“孤军奋战”转变为“并肩作战”。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高度重视“传帮带”,把新毕业大学生和经验薄弱人员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集中学习、现场指导、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他帮助年轻技术人员快速成长、独当一面。

胡志军以“初心”聚人心,以“担当”破难题,以“实绩”践使命。他的言行深深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

“党员就是要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最实际的困难。”胡志军说,“每次技术攻关,都像是在无人区探险。但正因为是党员,我们更要敢闯敢试,为后来人开辟道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胡志军同志以实干为笔、以初心为墨,在太和项目的建设热土上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展望未来,他必将如一面鲜红的旗帜,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不凡的光辉,引领团队共谱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