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力青年”成长记

来源:一公司 作者:陈露 摄影: 陈露 时间:2025-04-30 字体:[ ]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引用鲁迅先生写给青年的这句寄语,表达了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的热切勉励和殷殷期许。

时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水电五局天津项目,有这样一群“生力青年”,他们坚守在项目施工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五四精神”,用“勇敢、担当、奉献”写下青春注脚。

坚守初心,做“有情怀”的筑梦者

“刚刚离开学校,就踏上了前往水电五局的火车,心里有些忐忑,但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这是2023年7月,王邦永写在笔记本上的文字。初入职场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来到了水电五局天津项目,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面对既陌生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他深知,这是考验,也是实现梦想的起点。天津项目为项目群管理模式,目前在建项目8个,其中市政项目5个,新能源项目3个,施工范围广,工作节奏快,现场管理难度大。王邦永被分配到生产管理部,主要负责十一条道路工程的现场管理及相关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为了尽快适应紧凑的工作节奏,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批到达办公室的人员之一,开完早会后,跟着班车一起前往施工现场,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高标准的现场管理要求,他穿梭在各个施工区域,仔细对照着图纸查看每一处施工细节,哪怕是一根小小的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他都会立刻指出并要求整改。下班后,他认真记录施工进度,及时与部门人员及作业队伍沟通,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推进。

日益为学学有所获,笃实践行事有所成。他深知,施工员的工作任务不仅仅是管理施工现场,还得熟悉图纸设计、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等,于是,下班之后寂静的办公室,也成了他的“自习室”。每天晚上,他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认真学习那一本本厚厚的专业资料,逐字逐句地研读,遇到不懂的地方,要么就自己上网查资料,要么就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请教。

参加工作一年多以来,他也逐渐从一名懵懂的学生,蜕变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我想成为跟我师父一样优秀的五局人,但在这之前,我得先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王邦永说。在这条漫长的筑梦之路上,他始终脚踏实地,向阳而生,努力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脚踏实地,做“有力量”的传承者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谈及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时,颜诗霖的眼中充满坚定。

2022年7月,颜诗霖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随后进入水电五局参加工作。初入职场的他,在温岭联络线项目从事施工员一职。第一次上工地时,有序排开的作业材料、来往穿梭的施工车辆、紧张忙碌着的现场人员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岭联络线项目全长32.871公里,途经温岭市的五个乡镇和街道,把各个施工面跑一趟,大半天就过去了。”谈到从事施工员岗位时的工作经历时,即使已经过去了近两年,颜诗霖依旧历历在目。那段时间,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项目营地与工地之间“两点一线”,戴上安全帽,穿好反光背心,拿上笔记本,跟随着师父穿梭在各个施工区域,从钢筋绑扎、模板搭建,再到主体结构施工,他都始终牢记着“多学,多问,多记”这几个字,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干好本职工作。

2023年年初,颜诗霖被调入天津项目,由于项目前期技经部人员配备不齐全,经过慎重考虑后,颜诗霖主动申请从生产管理部转岗到技经管理部,从事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从一开始协助开展项目前期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再到后续施工过程中,对相应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以及编制对上对下的计量,颜诗霖逐步成长为部门内的主力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带领项目上更年轻的同事参与重要工作环节里,教他们如何看图纸、如何把控质量、如何与监理、业主沟通协调等。

敢字为先励青春,干字当头启新程。2024年5月,颜诗霖荣获了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通过一次次的经验分享,他也带动了项目上“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在青春的赛道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志存高远,做“有理想”的逐梦者

晨光熹微,繁忙的施工现场在淡淡的薄雾中渐渐苏醒,在隐隐约约的雾气中,一位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身影显得格外醒目,他就是项目安全员李飞华。

“今天早上这一块施工区域有路灯施工,我跟主任来现场盯着点。”李飞华腼腆地笑着说道。他站在安仁路与康清道交叉口,紧盯着人行道旁的路灯施工,直到崭新的灯柱稳稳地立在地面上,他紧皱着的眉头,也微微放松下来。

2023年7月,李飞华从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水电五局一公司天津项目部,从事安全员一职。刚到项目时,望着那一片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李飞华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紧张。

“第一次上工地,心里还是挺没底的,但我想着,既然大学选择了这个专业,毕业后又进入了这个行业,那我一定不能浪费了所学的知识,要好好干。”如何将书本上学的知识,运用到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上,也成为了他入职的第一课。

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飞华直接把电脑搬到了前方办公室,开始了常驻工地的日常工作。在师父的指导和带领下,他从最简单的民工入场安全教育入手,再到参与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完善防护设施等,每一项工作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不懂的地方积极向其他同事请教。为了尽快熟悉项目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公司各类安全管理文件、安全管理规范等。随着日复一日地学习和探索,李飞华积累了丰富且扎实的安全管理经验,那些曾经在书本上略显晦涩的知识,都变得鲜活起来,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日常生活中略显腼腆的李飞华,一旦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立刻展现出了自己“铁面无情”的一面。遇到违章作业的工人一点不留情面,该批评就批评,该处罚就处罚。他总说:安全无小事,哪怕是最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扎根平凡的工作岗位,为万千工友守护他们的安全,既是李飞华作为安全员的职责,也是他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的使命。

新时代给了青年施展抱负、人生出彩的舞台和机遇,也要求青年有勇挑重担的毅力和决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还有更多的水电五局青年,也像他们一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断生长、不断延续、不断传承,为建设更多的优质工程贡献着源源不断的五局青春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