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漠到峡谷,他曾奔波于国内外项目一线,从国内到国外,技术管理、科研攻关、市场开发、BIM 技术应用,他用青春与汗水为项目生产顺利进行增添力量;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经验方法和技术手段转换为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公司发展“科技力”;他不断创新、严抓落实,把管理工作和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为公司高质量助力企业“高效力”!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勇往直前、步履不停,他曾获得公司年度“优秀科技人员”称号,获2024年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他就是水电五局三公司科数部青年员工王千……
勤精细作 授业解惑促成长
“王千这小伙干工作特别踏实,肯下苦功夫。碰上难啃的硬骨头,别人可能打退堂鼓,他偏要一头扎进去,不把问题解决绝不罢休!”他的部门主任这样说道。作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他深知,技术管理是项目顺利推进的核心保障。他秉持“预则立”的理念,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编制详细施工方案。施工前,通过严谨细致的技术交底,确保每一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准确把握施工要点与操作流程。施工过程中,王千要求项目部严格执行方案,同时鼓励反馈优化建议,以灵活应对现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他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等各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施工难题。在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面对技术瓶颈,他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集体攻关,凭借专业智慧制定解决方案,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荣获中工网短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约瑟夫:我爱中国水电》短视频以独特的“沉浸式”视角讲述赞籍电建一线职工约瑟夫(Joseph)的故事,视频中记录了约瑟夫(Joseph)4年的中国留学经历,让他耳濡目染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文化,视频画面中展现了他向师傅王千请教工程技术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的场景……
赞比亚下凯富峡项目高管Joseph分配到工程技术部。
“王老师,我看咱们的方案、汇报材料、技术交底资料里面有很多漂亮的BIM配图,我也想学,能给我简单讲一下BIM吗?”Joseph问到。
“BIM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把以前用于设计建造飞机、汽车等复杂工业产品的软件应用到了建筑行业,用来创建包含各类信息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对模型加以利用,进行虚拟施工,方案模拟,成本统计,信息管理,实现项目管理可视化,精细化。”王千回答道。
“明白了,那我需要学习哪个软件呢?”Joseph又问到。
“BIM是一个建筑业全新的理念与技术,并非某款专用的绘图软件,它是靠软件为平台实现其各种功能,例如建模、算量、施工模拟、碰撞检查、能耗分析等。它是以BIM软件为平台的技术,通过软件的智能化展现其在建筑上的特点。”王千继续讲道。
“我感觉学BIM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学习很多BIM软件和施工专业知识,我要认真学习。”
“王老师,我在Revit里面画拉伸屋顶的时候总是控制不好两端悬挑的长度,这个有啥好的方法吗?”
“不错啊,现在都会创建拉伸屋顶了,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是要创建一个参考平面,通过对齐锁定到参考平面实现悬挑距离的精准控制哈。我来演示一遍,你再自己动手操作。”王千回答道。
在下凯富峡项目,王千教会了他很多知识,包括施工方案编制,现场的质量验收流程,验收资料的填写、整理归档,测量仪器使用,BIM软件的操作……
“感谢我的师傅王千答疑解惑,他教我如何运用BIM软件,我经常向他‘取经’。”从懵懂渐变到成熟,摒弃一蹴而就,追寻脚踏实地;慢慢地,约瑟夫(Joseph)在工作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突破创新 勇攀科研创新高峰
科研攻关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的关键。2024 年,王千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他主导完成《沿海地区不均匀地质山地光伏工程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在公司的立项工作,为后续科研费用归集奠定坚实基础。
在参与下凯富峡项目科研工作中,他表现突出:积极参与集团立项科研课题《超大异型调压井施工关键技术》的结题验收以及报奖工作,助力课题荣获: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年工程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坝工程学会2023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 年电力创新奖“一等奖”;在电力高价值专利培育交流会上,专利《一种竖井内双曲倒悬穹顶开挖方法》斩获2024年电力建设二等专利成果;申报的《含倒悬闸室超大直径异形断面调压井开挖施工工法》拿下中施企二等工法和水利协会一等工法两项荣誉。
在市场开发工作中,王千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与BIM 应用能力优势,积极投身公司市场部编标工作。2024 年,他参与编标工作18次,精心绘制各类三维效果图 100余张。这些图纸以直观的视觉呈现,充分展示公司技术实力,为竞标工作增添重要砝码,为公司市场拓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数字赋能 引领BIM技术“新潮流”
BIM 技术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具,王千不仅在项目中积极推广应用,还通过竞赛活动带动团队技术提升。在苍南光伏项目,他建立光伏支架三维模型和三维地形图,通过可视化技术交底,显著提升项目 BIM 应用水平。他前往黄龙项目,参与建立主体三维模型,包括边坡开挖、坝体填筑、施工营地布置等,为项目 BIM 技术深入应用筑牢根基。
在BIM 竞赛舞台上,他与队友积极交流经验,激发团队学习热情,为公司 BIM 技术应用发展注入新活力。他代表三公司参加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中国水电五局第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BIM 比赛,荣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三名;代表公司参加 2024 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赛项,斩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特等奖,并荣获“中国电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未来,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对技术的执着,王千将探索更广阔的领域,用智慧与汗水攻克更多技术难关,加强团队协作,助力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升级,在水电五局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更加绚丽多彩的青春华章!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