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江河漫堤。随着7月主汛期到来,“黑云压城”“天河倒悬”“历史洪峰”等话题不断冲击人们视野。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全国多地高速公路接连发生滑坡、落石、泥石流、水毁、桥梁倾塌等事故。五局运营团队以“汛”为令、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组织“防汛尖兵”投入战斗,全力守护高速安全“生命线”,展现五局人的使命与担当,护好一方安澜。
乱云飞渡 未雨绸缪织防线
满城风雨欲腾倾,只怕低洼将渡泓。随着四川、重庆、云南雨情形势加剧,五局运营渝蓉高速、江津至习水高速、建(个)元高速全员绷紧“安全弦”,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总要求,将防洪度汛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部署精兵强将奔赴抢险一线。
“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护安澜。五局高速运营团队与项目驻地交通执法、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同气连枝”,先后召开防汛联席会议6场次,建立健全了灾害天气应急和路警联动机制,使高速灾害天气信息实现共享,人员指挥调度体系高效运转。
分级分类管控保持“临战”状态。“一路多方”共同制定分级分类管控阈值,根据五局高速项目驻地周边暴雨影响程度实施“管控、管制、封闭”3类举措;建立汛期三级风险点位巡查制度,明确风险点位的巡查技术标准及频次,全面排查路面及高架桥安全隐患;入汛期以来接收和发布气象预警信息40余条,高速路巡、机电、收费联合开展“汛期山体滑坡抢险”、“路段沉陷抢险”、“排水器具操作”应急演练4场次,对防汛物资及时补充到位并随时进行抽查,以“临战”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气象监测提升预警能力。五局高速运营项目安排专人紧盯气象预警系统,对短时强对流天气重点关注,加强应急人员备勤和值班值守,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或险情后快速反应,妥善处置;细化汛期预警响应机制,实时更新《地灾、暴雨、山洪气象风险预警响应岗位防范明白卡4.0版》,严格落实蓝、黄、橙、红4色分类预警措施,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分级分类管理能力,提高“高速运营智慧化”精准管控水平。
“高速项目要形成支部书记+分管领导+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的‘四级联动’防汛抢险总动员,主动成立‘应急抢险专业小组’和‘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为高速司乘群众撑起‘保护伞’,守护一方平安。”运营党总支书记潘超在防汛工作部署会上强调。
风雨腾倾 扎入泓沟抢险情
刚进入7月主汛期,暴雨就接踵而至,渝蓉高速成都段瞬息间白昼变黑夜,成都一绕互通附近车道积水最深处达到15厘米。
哪里有汛情险情,哪里就有五局人冲锋陷阵的身影。抢险队伍仅10分钟就集结完毕,携带着警示标志、排水工具等奔赴受灾路段。排洪抢险争分夺秒,路巡一中队队长刘友超与5名队员兵分两组,一组快速实施管控,开启车载显示屏,通过专人尾控、指挥等方式引导过往车辆减速通行;另一组则扎进齐膝深的积水中进行徒手清掏,将堵塞排水口的残枝败叶、垃圾杂物等全部清理,使路段积水高度逐步下降。
在抢险收尾阶段,队员王洪、陈健伟发现一辆黑色小轿车打着双闪灯停靠在应急车道上,于是快速上前询问。“行驶途中突然爆胎了,我没有换轮胎经验,又遇上暴雨天气,实在没有办法,能帮帮我吗?”司机王先生心急如焚地向路巡队员倾诉求助。王洪立即找来千斤顶、扳手等工具,在泥泞湿滑的路面完成故障轮胎更换。王先生紧握王洪的手连声致谢道:“多亏了你们,不然还不知道会被困多久,你们才是高速安全的‘守护神’。”大雨不间断打在脸上和身上,雾气弥漫中,抢险队员们汗水与雨水交织,成为了高速上一道温暖而坚定的风景线。
防洪度汛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刚打完一场“硬仗”,渝蓉高速又迎来了暴雨红色预警(最高级)。7月5日下午,项目机电养护技术骨干杨益带领5名队员,对高速沿线消防泵房、计重秤台、配电房排水沟等易积水区域进行紧急抽水工作。“雨水倒灌进了收费站办公楼和配电房,水位已逼近配电箱,严重威胁电力系统运转。”巡检至乐至收费站时,杨益第一时间发现了此处险情,他果断组织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具,断开供电线路,有序开展抽水工作,经过4小时连续奋战,配电箱等关键设施设备方才转危为安。
“防汛大作战”紧锣密鼓的展开,仅时隔3天时间,五局江津至习水高速项目四屏收费站同样遭遇雨水倒灌。7月8日晚22时,暴雨突袭,值班人员火速组织人手搬运防汛沙袋,在配电房、水泵房周边筑起防护“堡垒”,严防雨水侵入;收费员主动手持铁锹清理排水沟杂物,打通排水“脉络”以加速积水消退,并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实时监测积水变化,在哗哗雨声中奏响防汛抢险“交响曲”。参与抢险的值班长告诉笔者:“收费站受暴雨影响,容易形成高速路上的‘孤岛’,我们不能光等待专业救援,我们要打‘主动仗’,即使面临恶劣天气,也要给司乘提供服务。”经及时处置,站区积水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设施设备在暴雨中依然保持正常运行。
浊流肆虐 钢铁之躯筑堤坝
苍天滚滚乌云涌,江水滔滔寒气凝。7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云南建(个)元高速公路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与成渝地区不同的是,云南高原地形更加复杂,气候变化剧烈,暴雨形成的洪流破坏力更大。毗邻建(个)元高速的农田防护设施被洪水冲毁,大量泥水裹挟着杂物汹涌冲向路面,导致尼格枢纽出现大面积积水,最深处达70厘米,严重威胁司乘行车安全。
10日凌晨3时35分,建(个)元项目拉响了“防汛抢险总动员”的警报,党员干部全部进入战斗状态!20名党员、团青组成第一批“应急抢险专业小组”,顶风冒雨携带警示牌、沙袋、抽水泵等装备火速奔赴现场;同时,路巡队员对积水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各收费站点对车辆进行耐心劝导分流。凌晨4时,由14名青年组成的第二批“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作为后续援军抵达抢险现场。
夜色如墨、暴雨如注,夹杂着泥沙的黄色洪流翻滚不息。为尽快堵住洪水源头,“应急抢险专业小组”直接跳入齐膝的泥水中,在农田泄洪口以身体作“堤”,争分夺秒地搬运、堆砌沙袋,同时用四周捡来的树枝、石块等迅速垒起一道临时阻断墙,拼尽全力阻挡农田洪水继续涌入高速公路。
“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不顾泥水的寒冷和浑浊,徒手摸索清理堵塞排水口的树枝、杂草和各类漂浮物,争取尽快疏通排水渠。路巡队员则做好现场安全警戒工作,在湿滑的路面上穿梭,设置反光锥桶、开启爆闪灯,通过高音喇叭引导滞留车辆撤离,确保抢险区域的安全和交通秩序。从凌晨3时到次日上午11时,队员们一直泡在泥水中,早已经浑身湿透,冻得嘴唇发紫,但始终无一人退缩。
待积水排尽后,建(个)元项目调集挖掘机、推土机、消防车、洒水车、皮卡车等大型器械20余台协同作业,对路面淤泥展开全方位清理。经过66人连续20小时的艰苦鏖战,10日晚22时43分道路顺利恢复通车。
白雨跳珠将渡泓,披蓑挺立自从容。当暴雨染白天地,五局人披蓑挺立守望高速一线安全;当洪流淹没田野,五局人以身为“堤”托起生的希望。他们是一个个抢险情、分洪水、救危难的“凡人之躯”。他们勇毅前行,意志如钢,坚不可摧!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