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成材|张洪玮:深耕数据与发展的“护航者”

来源:实业总公司 作者:邓红梅 摄影: 邓红梅 时间:2025-03-10 字体:[ ]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这句话精准道破了成才与成材的辩证关系--前者是自我淬炼的历程,后者是历经磨砺后的蜕变。

青年如何从“成才”的土壤中破茧,成长为支撑企业发展、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成为时代赋予青年的必答题。

数据织网:进位与退位的数字重构

“这个月煤炭下浮协议运量完成了多少?预付款还有没有?”电话那头经理张继军正在询问。电话这头稍加思索回答到:“本月下浮协议签订6.5万吨,目前完成2.2万;预付款充足。截至25年3月9日物流公司物资进20.5万吨,出19.56万吨。”

电脑屏幕的冷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精瘦的身躯裹在深蓝色工服里,‌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实时数据时,总会不自觉地微微眯起--这是他面对关键数据时的习惯动作。

这个30岁的男人身上叠印着双重身份标签,既是穿梭于物流公司与昭化车站的企业运输员,又是掌控企业命脉的数据分析师。随身携带的银色U盘,存储着近三年进出铁路货站的分类物资运输量曲线;手机的腾讯会议忙碌着每日交班会,持续监测着现场物资进出与装卸参数。

在张洪玮的办公电脑里,装着95306、场站管理系统、财务共享平台三个必备工作系统,昼夜不息地跳动着数字。一个用于对接成都铁路局昭化车站的请车计划与消时管理;一个用于现场业务开展数据的实时查看和分项统计;另一个则在完成前两项工作数据汇总结算后的款项往来;每日都会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下,数次来回切换。据信息查询,他一年发起的合同、结算、支付和收款项目就超过了600笔。

“结算一定要看清楚数据吨位和相关项目,要清楚为各客户服务的主要业务是哪些?更要将加工、装卸、短倒运输等服务类别铭记于心”这是他对新来办公室的小周指导的片段话语。

他说:“数据统计体现的是单位的形象,不能有丝毫差池,哪怕是小数点的进退抉择,既是科学更是责任,每个四舍五入的瞬间都在雕刻着咱们发展的诚信服务。”

数据降本:重箱20%与空箱92.3%的运费下浮

物流公司于2023年开始开展降本增效专项活动,作为连接昭化车站的企业运输员,他从取送车环节与现场装卸作业消两方面充分博弈。在车皮编组到达昭化车站的第一时间调度交接,协调内燃机头第一时间将集、敞车取回专用线货站;在装卸作业时,时时关注装卸情况,以5组一消时、10组一送票的工作模式,卡分掐秒的测算时间,减少货延费的产生。

他说:“在每趟3千余米的里程里穿梭,能降低1%的货延费也是值得的。”

随着五局铁路货站内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业务链的服务逐步向前端和终端延伸,在“以现场拓市场、以服务拓市场”的市场开发形势下,物流公司深挖运费管理和降本增效工作,向成都铁路局申请运费下浮。张洪玮精准嵌合,以对接昭化车站的博弈经验,从水电五局专用线发出的煤炭物资运费下浮20%开始着手申请,再以“企站共建”模式协助客户,去外局申请相同政策。2024年申请到成都铁路局重箱运费下浮20%和集装箱空箱回送运费下浮最高达92.3%的政策;2025年在沿用空箱回送下浮的同时,申请到阶梯考核运费下浮政策,重箱发运最高可达到下浮23%,而外局到水电五局专用线的重箱运费最高可实现30%下浮,进一步赋能市场业务链,做优最强“一产品·二平台·三服务”的相关服务。

一周前,张洪玮被安排去汉中出差,他收拾背包带着电脑即刻出发。在出发前他便落实发站与到站目录、运费测算、物资品类、下浮政策等准备工作,到站后第一时间将褒河站发运至15个站点的物资运费下浮申请提交至汉中车务段,将下浮方式及相关测算进行相互沟通和洽谈。返回途中,顺路调研汉中周边市场,拜访合作客户,挖掘“物流+N”业务。

分管领导王少伟评价张洪玮:“不仅数据统计分析全面,市场开发和客户维系也很周全,他善于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可量化步骤后逐步实施,呈现出青年人不可多得的「沉浸式投入」状态。”

数字背后:成长与成材的进阶之路

2019年4月是张洪玮进入物流公司的日子,那时的他青涩懵懂,对于企业运输员的工作感受是“忙碌”,忙着一次次车号录入、一趟趟送单制票、一串串数字汇总。2024年3月,历时五年,他完成了感受忙碌到享受充实的转变,完成从重点工作中磨砺担当到成本核算里培育格局,完成从一线业务员到经营决策的破茧之路,成长为运营安全部副主任。

在创建“场站管理系统”时,他以现场业务管理的数据汇总经验,积极协同各部门梳理业务流程、策划业务模块、对接创建进度等工作,成功促进系统上线使用。对实时采集、货物载重、集装箱状态等七项参数运用开展培训讲解,尽力匹配工作量分配机制与月度考核数据契合,达到了每日可查、精确统计、实时体现的管理效能。‌

他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左侧记录月例会、交班会等重要落实和督导工作,右侧则记录着车辆进出、物资汇总、账款往来、客商明细等等密密麻麻的数据。

每周五的数据统计,是他坚持了几年的特色固定工作。在布满数据的会议室里,领导同事们共同对一周数据进行归集审阅和交流布置,广元港口的结算数据还未办理,原因是什么;某山东鑫兴已结算还未开票,马上加紧;新疆天池能源需要联系打款了......还有对月度、季度、年度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

午夜12点的办公室,张洪玮仍在对当日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妻子发来关心的信息以及儿子熟睡的照片,他开心的笑笑,默默地设为手机屏保--这个习惯始于五年前儿子出生后。他坦言,这是爱情保鲜里爱的细节体现。

张洪玮先后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降本增效先锋”等荣誉称号。当被问及十年后的愿景,他指着墙上“AAAA级物流企业”“优秀专用线”奖牌轻笑:“我愿以创新之志与公司同频共振,‌用奋进的足迹镌刻五局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荣耀篇章。”电脑大屏的蓝光映在他温柔真诚的笑脸上,与现场作业闪烁的灯光连成星河。

此刻回望,那被穿梭磨破的跑鞋、被数据填满的屏幕,早已在时光中发酵成另一种琥珀。正如青年的成长,恰似淬火的钢铁,既需要直面寒风的勇气,也需承受千锤百炼的决绝,而成才之路从无捷径,唯有能力与专业的积累提升,才能实现从“才”到“材”的跨越。

站在2025年的春光里,他手中的钢笔握得更紧,成才与成材的命题愈发清晰,唯有将根深深扎进水电五局的土壤,才能在时代的年轮中生长出独属青年的年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