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青岛,海风裹挟着暖意拂过城市每个角落。在青岛地铁15号线施工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与春日的鸟鸣交织成奋进的乐章。塔吊挥舞长臂,运输车辆往来如梭,工人们的身影在朝阳下镀上一层金边。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江源二十六号"盾构机如蛟龙入海,向着939米的地下区间昂首挺进。这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正是水电五局逐光铁军用汗水为春天写下的最美注脚。
此次始发的“江源二十六号”盾构机负责仙山路站至夏塔路站左线区间掘进任务,全长939米。这个长度在水电五局的掘进历史上并不算长,但难度绝对不低。该区间主要穿越硬岩层与富水砂层交错地层,施工面临岩层破碎、渗水风险高,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踏上这台盾构机都得小心翼翼。
机电人的成就,是设备轰鸣里的平安无事
张爱强,80后,水电五局青岛盾构项目机电负责人。
设备检查及维修是他每天最关注的工作内容,从基层机电工程师到项目机电负责人,这些年他始终把“谨慎”二字放在首位。
仙山路站至夏塔路站区间虽仅939米,却需穿越硬岩与富水砂层交错的复杂地层。“岩层破碎时,刀具每分钟承受上百次冲击;遇到富水砂层,又可能瞬间涌水涌砂。”张爱强解释。作为机电负责人,他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带队巡检:从刀盘驱动油压到盾尾密封油脂注入量,甚至一颗螺栓的松紧度,都要反复核查。
“设备就像人,小毛病不治,迟早拖成大问题。”在青岛项目筹备期间,他更是坚持对盾构机进行“适应性改造”。不仅增加刀盘磨损检测传感器,更优化了盾尾止浆板注浆系统,确保注浆饱满不返流。硬岩掘进好比“铁杵磨针”,张爱强始终跑在磨损与安全前面,为盾构机保驾护航。
面对富水地层渗水风险,张爱强带着团队多次探讨应对方案。但在他看来,再好的技术也抵不过“人”的用心。每次早班会,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设备的安全及人的安全。
盾构始发前的这段时间,张爱强更是经常在井下带头值守通宵夜班。当同事劝他休息时,他摆摆手:“首推100米最关键,这时候不能掉链子。”在他眼中,那939米隧道不仅是工程进度条,更是一份承诺——“我们要交给青岛的,是一条零隐患的地下通途。”
技术人的成就,是图纸方案中的准确无误
杨国禹,90后,水电五局青岛盾构项目技术负责人。
“始发阶段0至19环下穿夏塔路站小里程管片存放区;20至70环区间隧道主要下穿施工办公区,目前已对办公区进行监测点布置,监测方案已上报完成审批。掘进过程中,区间左线侧穿中国石油加油站及道路下穿黑龙江中路、赵红路及道路下方周边管线,左线区间施工范围内无重要影响盾构施工的管线。”
要说始发前的准备工作中最绷紧神经的,一定是工程技术部的杨国禹,因同时开启的项目多,每个项目分配的盾构技术员仅有一人,而青岛盾构项目的技术方案也就只能由杨国禹一人扛在肩上。
所有数据必须自己检查好几遍,所有的方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从场地布置到班组配置再到始发的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他每一项都在脑子里随时演练。
虽然自己也算是个老技术人了,也不止一次做首发工作,但杨国禹紧绷的神经从调到青岛第一天开始就没放松过。
“江源二十六号”盾构机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土压、刀盘扭矩等参数,动态调整掘进姿态,确保施工精度。针对复杂地质条件,设备配置了Q345C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的刀盘,硬岩破碎效率提升20%;同步注浆系统采用环保材料,封闭式掘进工艺有效降低施工扬尘,践行绿色建造理念。要给作业队伍做技术交底的杨国禹,自然得把这个高科技的大家伙给研究明白才行。
“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而青岛这里的特点就是太多特点。我们技术人不仅要搞明白方案、看清楚图纸,更要啃透机器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带领团队管理它、驾驭它。”
物资人的成就,是螺丝油脂里的精打细算
杜子龙,00后,水电五局青岛盾构项目物资负责人。
尺子、计算器是他的侦探装备,时刻穿梭在材料堆里的他,眼睛时刻瞪得像铜铃,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合格产品进入。管片要看、油脂要看、添加剂也要看。
“人虽然在青岛,但这小子随时盯着其他项目换下来的材料。”
杜子龙的精不只在于对进场材料把控的精,更是把算盘敲到了可利用物资的库房里,哪个项目有快用完的、用不到的物资、设备、材料,甚至办公用品,只要青岛这里以后会用上,他一定第一时间去预订了,就连项目用的打印机,也是他从永安仓库里找出来翻新的。
“物资部是个花钱的部门,节流是必须要做的,项目盈利不仅要靠产值,更要靠我们节省不必要的开支。省下的不仅是钱,更是大家的心。”
工友们都说,这个精打细算的小伙子心里有本温情账。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物资管理这个“幕后”岗位时,这个爱打游戏的00后露出狡黠的笑容:“打游戏要算经济,工程建设更要算经济。不会存钱的男人,以后怎么找对象啊。”在他的工作手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一分钱都要在青岛地铁15号线上开出花来。”
如今,杜子龙正用他的“算盘”,在青岛地铁建设的宏大乐章中,谱写着属于00后的精彩音符。
青岛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0.8公里,设17座车站,起于李沧区下王埠站,终至即墨区四方厂站,是串联青岛主城区与北部城区的关键轨道交通线路,水电五局主要承担一标段三工区、六工区的施工任务。该线路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青岛市黑龙江路沿线的交通压力,并串联李沧北部片区、丹山片区、青春足球场片区、城阳中心城区与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促进产业资源高效流动,进一步推动全域联动发展,助力建设“轨道上的青岛都市圈”。
每一个成果的汇聚最终筑起轨道交通梦,精工良匠、品臻致远,五局“逐光铁军”从14年参建成都轨道交通4号线到如今遍及成都、青岛、重庆、杭州、贝尔格莱德等数个国内外城市,从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为200多人的钢铁雄师,从80后主力军到现在的00后勇扛旗,他们的青春热血铸就了水电五局如今的江源盾构品牌,常年和太阳不打照面的逐光铁军,正是用扎根地下的默默付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耕耘着未来。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