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光逐日 点绿成金
濉溪光伏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一公司 作者:张奥宇 摄影: 张奥宇 时间:2025-04-29 字体:[ ]

春拂淮北,万物竞发。晨光洒落,照射在濉溪连片湛蓝的光伏板上,宛若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与苍穹交相辉映。

4月的风掠过板阵,仿佛能听见大地与光能共鸣的细响——这座皖北小城,正以钢铁与硅片的交响,写下“双碳”时代的绿色注脚。

绿电织网   匠心筑屏

濉溪光伏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及16个光伏发电子项目,共计划建设直流侧66.68兆瓦(交流侧50兆瓦)。作为国家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之一,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为推动全国绿色能源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项目建设前期,项目部面临着电力接入系统方案审批困难、并网方案多次调整、能源局政策变化、屋面加固协调难度大、施工区域相对分散等不利因素,项目团队闻令而动,精准施策,开启攻坚之旅。

“工期紧、任务重,必须科学统筹、分秒必争!”项目经理张方彪说道。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五局精神,积极主动与产权单位、电力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各子项在15个工作日获取了能源管理协议及电力接入系统批复,针对并网方案调整及政策变化等关键问题,组织3次现场踏勘和方案优化。

为确保高强度施工下的协同效率,团队主动加强与业主、管委会的三方联动,建立“需求即时响应、问题闭环解决” 机制,在充分领会各方诉求的基础上,形成“目标同向、行动同频”的攻坚合力,最终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推动整体施工任务按计划高效展开。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挖掘其内生动力与内在潜力,按“先试点后扩展”建设模式推进,通过动态调配施工班组(高峰时段投入138人),同步推进导轨支架安装、光伏组件铺设、电气连接等工序,每日跟踪设备安装率、并网调试进度等核心指标,优先完成亚明铝业标准化施工。

历时数月鏖战,亚明铝业、电商产业园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节点目标实现并网,江硕印刷、金鸿盛电气两个“4·30全额上网”项目提前6天完成并网,直流侧总峰值输出功率66.68兆瓦(交流侧50兆瓦),以“五局速度”兑现并网承诺。

精工铸质   安若泰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濉溪光伏项目的每一寸钢架、每一块组件,都凝结着项目团队对品质的执着和追求。                       

在抢抓工期的浪潮中,项目团队始终将质量与安全视作生命线,以匠心雕琢每一处细节——光伏板倾角精确到分毫,支架螺栓扭矩反复校验,电缆铺设如丝缕绣花,确保“蓝色海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管控上,项目建立了“三级质检体系”,严控材料质量关,并在施工过程中,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屋顶承载力进行检测,专项评估屋顶材质与荷载性能,确保结构安全。

通过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艺标准化宣贯及施工中的科学管理手段,实施全流程技术管控,实现质量隐患的事前预防与过程消除。

“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项目安全总监王东原每日巡查时总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高空作业密集、带电操作频繁的项目,安全管理容不得丝毫松懈。

针对高空吊装作业,项目实行吊装作业票形式,严格执行“双核验”机制:作业前开展安全交底与隐患筛查,同步核查设备状况及人员资质;作业中落实“无交底不上岗、无证件不操作”铁律,确保施工工作可以安全、有效的进行。截止目前,针对吊装作业、高处作业,共开展5次教育培训,累计培训140人次,将安全规程转化为现场操作指南,形成“交底-核验-执行”闭环管理体系,为平安工地建设筑牢根基。

自从项目工程开工建设的这段时间以来,共安装575/580峰瓦单晶双玻组件116533块,安装各型号组串式逆变器223台,敷设电缆524.89千米,安装电缆桥架114.04千米,敷设接地56.13千米,安装支架及夹具706.77吨。并实现伤亡“零”事故,质量安全双达标。

绿色赋能   绘就双碳

“长绳系日,借得三寸晖。”暮色四合时,霞光漫过江硕印刷企业连绵的厂房屋顶,将数万块光伏板浸染成流金的绸缎。

濉溪项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除了濉芜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江硕印刷、金鸿盛电气采用“全额上网”并网形式,其他项目全部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并网形式。

江硕印刷车间主任指着实时发电数据笑道:“机器轰鸣声里,太阳也在替我们赶工呢!并网发电后,不仅用上了清洁绿色能源,还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

经估算,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7070.27万千瓦时。按照火电每度电耗煤标准,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1316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8541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0吨。此外,每年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及烟尘排放,节约用水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活环境的追求。

“利用工厂闲置的空闲房顶进行发电,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的一种良好方式,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同时,也可以为当地人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宜的电力供应,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赵元铎表示。

沐光而行,向绿而生。濉溪县当地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建造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炽热的阳光转化为汩汩绿电,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化资源禀赋为能源优势,强势为当地构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人勤春早,奋楫者先。濉溪光伏项目的并网投运,不仅点亮了厂房屋顶,更照亮了绿色发展的未来之路。

未来,在这片“光”与“热”交织的土地上,五局建设者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五局精神,以实干之笔,书写“双碳”时代的崭新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