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渝大地的辽阔画卷上,轨道交通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它们不仅是“山城”重庆发展的见证,更是无数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深耕细作 筑梦山城
深其根,固其本,方能繁其叶,荣其华。自项目启动以来,水电五局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团队便秉持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当地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以坚毅的步伐,不畏艰难,勇于挑战,铺路架桥。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紧张的工期要求,项目团队以科学的管理、精细的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高标准。从基础开挖到主体结构施工,从场地移交到竣工验收,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智慧与心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深耕细作”的真谛。“筑”力山城轨道交通建设,以推动项目管理提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效能、维护企业稳定、助力企业发展。
回眸,是为了更好的前进。2024年,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出入段线声屏障工程顺利完成,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在减少噪音污染、提升沿线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8月底,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两家施工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签订场地移交协议,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璧虎区间高架段正式移交铺轨单位,标志着该段区间即将进入铺轨施工阶段,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12月中旬,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变电所施工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将为后续的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惟实励新绘蓝图,精进臻善启新篇。新的一年,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捷报频传。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全体参建人员精益求精,直面挑战,锚定目标,抓进度,促生产。
聚力赋能,创新引领
在追求工程质量的同时,项目团队还注重技术创新和团队建设。通过引入先进施工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在《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土建工程多要素数字化管理》项目中,借助数字化平台,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在平台下协同作业,实现了辅助施工场地标准化建设、技术交底、安全、质量、进度以及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移交等工作。创新应用方面,在BIM模型应用、复杂工艺节点模拟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中取得了一系列亮点及成果,以参数化技术为切入点,将BIM技术与施工生产各项流程相关联,深化“BIM+”应用的研究,形成“BIM专员+远程控制”的联动管理体系;通过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出停车场出入线与璧铜线的空间关系,辅助项目部进行安全风险源排查;根据空间关系在模型中进行吊装设备模拟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真正起到模型对施工的指导作用。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图三维数字化审查,预测多专业综合协同作业,重点解决了转体桥等过程管理难题,提前化解施工安全质量管控风险。
2024年,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蝉联业主单位数字化考核连续两个季度第一,充分展示了数字化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应用成果。
荣誉加冕,再启新程
项目自建设以来,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荣获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4次流动红旗(季度考核第一名),期间获重庆市“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示范工地”、获评“三星智慧工地”、获评“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成功申报“绿色标杆工地”。
晨曦初露,乘势而上。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过去努力的最高赞誉,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新起点。这份荣誉不仅属于项目团队,更属于每一位为公司发展默默奉献的员工。它激励着我们继续秉承初心,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25年,是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的收官之年,不久的将来,一条功能齐全的智慧地铁线将横跨重庆主城都市区东西向三大槽谷,以快线形式串联起重庆重要门户枢纽,对实现城市内外交通快速转换、提升轨道交通效率、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完善都市圈通勤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作用。
万里征程劲风扬,千钧重任再启航。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将持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扣市场脉搏,舞好建设龙头,通过抓牢创效关键点,促进项目新动力等,多措并举为项目生产经营赋能,以实干精神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