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水脉间
开江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上的青年先锋

来源:三公司 作者:刘瑞端 摄影: 刘瑞端 时间:2025-04-24 字体:[ ]

在川东开江县,大巴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场关乎40万群众饮水安全的攻坚战正如火如荼。这里,“三山微水七分田”的地形曾让世代村民为水所困,而今,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稳步推进,这片土地仿若枯木逢春,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一群怀揣梦想的95后年轻人,正以青春为画笔、以智慧为颜料,精心编织着纵横交错的水网,将“清泉入户”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以专业织就安全锦绣

晨光熹微,安全员黄飞已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踏上了巡查的征途。他,是开江水厂建设工地上那抹最坚定的身影,以青春活力,诠释着对安全工作的无限执着与专业精神。

黄飞每日穿梭于各个作业点,不辞辛劳地检查作业票证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守护人员安全,他化身“铁面判官”,不徇私情,及时制止、纠正、考核一切违章行为,任何安全隐患都难逃他的“火眼金睛”。

黄飞的工作,不仅仅是巡查与监测,更是对安全隐患的精准预判与迅速应对。他的手机里,珍藏着上百张隐患整改的对比图,每一张都记录着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见证了他对安全工作的严谨态度与高效执行。他常说:“安全没有99分,只有100分和0分。”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员的敬业与专业,为水厂建设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在晨光与夜色的交替中,他默默耕耘,守护着每一位工人的平安,也守护着水厂建设的光明未来。

以专业绘就技术蓝图

在开江水厂的建设征程中,98年出生的王永聪宛如一位技艺精湛且充满朝气的“建筑工程师指挥家”。年纪轻轻的他,却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他精心编写施工方案以及细致入微的技术措施,每一个方案、每一项措施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为整个项目的有序推进勾勒出清晰且科学的蓝图。在编写过程中,他积极查阅资料、请教前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严谨与专注。

在每一项工程启动前,王永聪都会开展全面且深入的技术交底工作。他耐心细致地向施工团队讲解技术要点、操作规范以及注意事项,那专注的神情、清晰的表达,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精准把握施工要求。面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人,他更是放慢语速、反复强调,确保信息准确传达,为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施工现场犹如一个复杂的“技术战场”,各种技术问题层出不穷。但王永聪总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迅速准确地处理现场技术难题。无论是复杂的工艺流程,还是突发的技术状况,他都能从容应对。在处理问题时,他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常常能提出新颖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高效且专业的手段化解危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他那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身影,在施工现场穿梭忙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王永聪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在开江水厂的建设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年轻人的担当与作为。

以“精算”勾勒保障画卷

在开江水厂项目的建设浪潮里,00年的河南小伙熊文豪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物资管理的岗位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物资工作必须要精打细算,质量和效率一样都不能少。”这句前辈总结的经验,熊文豪铭记于心,并以此为指引,开启了自己的物资管理征程。

初入公司时,熊文豪还是个带着青涩与懵懂的少年,面对复杂的物资管理工作,他就像一张白纸。但他骨子里那股“笨鸟先飞”的劲儿让他迅速行动起来。白天,他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穿梭在堆满钢筋、水泥、管材的仓库和施工现场,仔细观察每一项物资的验收、保管和发放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厚着脸皮向师傅请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为止。晚上,当别人都在休息时,他还在办公室里翻阅物资管理的专业书籍,学习相关的法规政策和管理技巧,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熊文豪凭借着这份执着和努力,逐渐掌握了物资管理的全流程。他不再是一个对物资“一知半解”的新手,而是成长为一名能够精准“识货”的行家。他熟悉每一种物资的性能、规格和质量标准,只需一眼,就能判断出物资是否符合要求。在物资采购环节,他就像一位精明的“精算师”,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他会对比多家供应商的价格、质量和信誉,经过反复权衡和计算,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开江水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场地条件和交通状况时常给物资供应带来挑战。但熊文豪从未被困难吓倒,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为了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供应到施工现场,他提前规划好物资的运输路线和时间,与供应商和运输车辆保持密切沟通。遇到交通拥堵或恶劣天气等情况,他会及时调整运输方案,确保物资不受影响。在物资保管方面,他更是做到了一丝不苟。他根据物资的不同特性,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保管措施,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物资受潮、损坏或丢失。

从钢筋混凝土的丛林到融合新能源技术的现代化水厂建设战场,熊文豪始终以“材料侦探”的敏锐洞察力守护着工程质量。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地钉在物资管理的岗位上,为开江水厂项目的顺利推进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00后的担当与作为。

他们的故事,正如这汩汩清泉,见证着新时代青年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在这片曾经缺水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管道和水泵,更是一代年轻人的坚守与梦想。黄飞、王永聪、熊文豪,他们只是开江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众多青年建设者的缩影。在这个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场”上,无数像他们一样的青年,用专业改写命运,用技术创造可能。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但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让清泉流进每一户人家,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以青春之名,扛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中,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复杂的技术难题面前,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也为开江的明天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开江的明天,必将如这奔涌的清泉,充满生机与希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