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线的“定盘星”
记一公司天台项目党支部书记郭青江

来源:一公司 作者:翟康岑 摄影: 翟康岑 时间:2025-09-01 字体:[ ]

晨光熹微,天台山被薄雾笼罩,工地临时板房的一盏明灯已率先亮起。郭青江仔细抚平那身伴随他许久的工装衣角,虽略显发白的却始终整洁挺括,他对着镜子正了正胸前的党员徽章。镜中人年逾五旬,鬓角已染霜华,镜片后的目光却依旧如三十二年前初任测量员时那般澄澈坚定,那份对工程事业的赤诚,从未因岁月流转而褪色。

闲不住的“铁脚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天台抽水蓄能电站这片国家级重点工程的攻坚热土上,郭青江以“闲不住”的劲头、“不停歇”的脚步,将党员的初心刻在每一个作业面上,把担当落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他的“铁脚板”,既是丈量工程进度的标尺,更是践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信念的生动见证。

在电站建设现场,他的足迹遍布所有作业面,日均行走里程超20公里,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主厂房1号机组封顶的关键阶段,数十米深的井下成了他的“常驻地”,100多个日夜风雨无阻,从混凝土配比的精准核算,到浇筑温度的实时监控,再到施工工艺的规范落实,每一个环节他都逐项核验,生怕半点疏漏影响工程根基。项目生产管理部的职工廖世杰至今记得,那段时间他的工装总带着井下的潮气,却从未见他有过丝毫懈怠,“他常说干工程要脚踏实地,自己更是把这句话刻进了行动里”。

去年台风季,“格美”“康妮”两次强台风接踵而至,防汛抢险迫在眉睫。作为项目党支部书记,他率先扛起责任,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突击队冲向现场。暴雨如注,他蹚着齐腰深的积水指挥排险,浑身湿透却顾不上擦拭,连续十几个小时坚守在险情最前沿,直到隐患彻底排除。面对同事的劝说,他只一句“抢险要紧”便又投入战斗。从盛夏下水库大坝填筑封顶,到初冬面板首仓混凝土浇筑完成,150多个日夜的奋战里,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坚守诠释担当,让工程建设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从不叫苦叫累。用他自己的话说:“咱们在项目上,就是要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看到电站一天天建起来,再苦再累也值得。”

操不完的“家长心”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郭青江心中,天台项目不是冰冷的施工场地,而是百余位职工的“大家庭”。他以“操不完”的细心、“放不下”的牵挂,将职工的冷暖安危、成长发展放在心头最高位置,用点点滴滴的关怀,织就项目大家庭的温暖底色,让“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承诺落地生根。

职工的“舌尖幸福”,他时刻挂在心上。食堂每周的菜谱,他必亲自审阅,反复叮嘱项目大厨既要兼顾南北口味、保证营养均衡,让职工吃得舒心,更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粮食浪费。在他看来,“让职工吃饱吃好”不仅是项目职工的贴心大事,更是凝聚团队向心力的关键。职工宿舍的空调、热水器出了问题,他总能第一时间督促后勤维修,有时还会亲自到现场查看进度,生怕影响职工下班后的生活休息。“郭书记就像家里的老大哥,连我们没说出口的小需求,他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是项目部职工对他的一致评价。

对一线工人,他的关怀更显细致入微。盛夏酷暑,他组织“送清凉”活动,每天下午准时将绿豆汤、雪糕等防暑降温物品送到工地,为烈日下的工人驱散燥热;寒冬时节,他提前协调食堂备好温热的姜茶、米粥,逐岗位送到一线工人手中,用暖意抵御严寒。钢筋工老刘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提起他仍满是感激:“跑了这么多工地,从没遇过这么把我们当家人的领导。”

对新入职的年轻职工,他更是倾注心力,时常找他们谈心谈话,帮迷茫者明确职业方向,为压力大的人疏导情绪,在他的悉心培养和推动下,不少年轻人迅速成长为技术扎实、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拗不住的“老规矩”

公生明,廉生威。作为项目“领头人”,郭青江始终把廉洁自律当作立身之本、履职之基。他以“拗不停”的坚守、“不逾矩”的自觉,将“廉洁”二字融入一言一行,用铁规矩划出底线,以真行动树起标杆,为项目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在工地巡查时,面对施工队递来的香烟、矿泉水,他总是笑着掏出自己的烟,温和却坚定地婉拒:“抽我的,咱们说话才没负担。要是收了你们的东西,日后工程上发现问题,我哪还有底气直言不讳?”

他手中那只泡着茶叶的大茶杯,成了工地上的“廉洁符号”。虽简单朴素,却也透着心底的清亮。共事十年的同事歹晨辉说,他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绝不参与施工单位的内部宴请。偶尔遇到实在推不掉的场合,他也会在饭席中途悄悄离席,自己去前台结清账单,不占半点便宜这事儿,他比谁都较真。

对自己,他的要求更是严苛。去年儿子放假来项目探亲,同事提出用私家车接送,他当即婉拒:“不管是公车还是私车,这种便利咱不能占。”最终,他让儿子自行打车到项目部,百元车费虽少,在他心中却是“踏实做人、干净做事”的重要分量。多年来,他用一言一行在项目部立起了一根标尺。这标尺刻着“正直”,写着“公平”,更闪耀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当发电机组轰鸣声响彻山谷,万家灯火因之点亮时,郭青江三十二年的坚守,已然化作照亮夜空的光。他用“铁脚板”踏出担当之路,以“家长心”凝聚团队之力,靠“老规矩”树立清廉之范。这位项目一线的“定盘星”,始终以初心为炬、以实干为履,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赤诚与担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