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基础的混凝土缓缓浇筑入仓,“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海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施工四标段27台风机基础已全部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核心土建施工任务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为后续风机吊装、电力并网等关键工序高效开展按下“加速键”。
该项目位于中卫市海原县低中山黄土梁峁区域,场址海拔在1590米至2350米之间,地形复杂多变,且存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层,给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此次完成浇筑的27台风机基础,作为项目能源输送的核心支撑结构,施工涵盖基础开挖、桩基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以及配套平台建设等多个关键环节。单台风机基础开挖量达2870立方米,回填量2000立方米,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同步修筑吊装平台防护设施,还要精心构建排水系统,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与项目长期运营的稳定性。
面对湿陷性黄土地质这一严峻挑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大胆创新,采用干钻(挖)孔灌注桩基础形式,每台风机基础精心布设42根灌注桩,显著提升了基础承载能力与抗变形性能,为整个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全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将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在质量管控方面,采用薄层连续浇筑工艺,将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并安排专人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这一技术难点,项目团队通过仓面喷雾、遮阳降温、冷却水拌和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成功降低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的温度上升幅度。试验检测组更是全程严密跟踪,进行取样试验与坍落度监测,严格执行“三检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高标准要求。安全管理上,项目推行工人实名制管理,配备专业专职安全员开展高频次日常巡查。针对雨季施工特点,提前规划并精心布设排水沟、挡水堰等防护设施,全面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创造了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
目前,风机基础已进入为期不少于14天的保湿养护阶段,与此同时,防雷接地网敷设、箱变基础施工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同步推进。
接下来,项目将进入风机安装阶段,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心组织施工,持续优化施工流程,确保风机设备安全、高效安装。同时,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实现项目并网发电,为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