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9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第七届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会上隆重发布了2025年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深厚覆盖层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智能建设技术及应用”从全国申报的74项最优秀的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年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作为工程建设领域权威性技术评选,“十大新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颠覆性、前沿性、实用性、推广性,且能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10项重大突破性新技术。
项目重点依托的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工程,坝高164.8米,覆盖层地基最大厚度为94米,地基覆盖层与大坝总高度达258.8米,是深厚覆盖层上建设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主要受“三高两大一深一缓”几大难点控制,工程环境具有“冷热风干凉(年温差60℃,日温差20℃,常年干燥大风,蒸发量2200毫米/年)”等恶劣气候条件,被业界称为“新疆三峡工程”。与国际国内已建同类工程比较,部分关键技术突破现行规范适用范围,其坝料设计与安全性标准、大坝变形控制措施、深覆盖层与趾板连接结构设计、抗震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施工极具挑战性。
在中国电建集团立项课题的资助下,项目瞄准高坝安全建设运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攻关,聚焦坝体变形协调控制、无人驾驶智能筑坝、垫层料摊压塑型护坡、面板机械化施工及智能养护等面板堆石坝关键施工技术难题,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科学试验、装备研制和技术研发,成功攻克了深厚覆盖层条件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的多项世界级难题。项目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获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软件著作权3项、省部级工法54项、省部级QC成果奖25项;出版技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102篇;主编行业标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多项创新成果纳入规范。项目通过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马洪琪院士、钮新强院士、张宗亮院士和周创兵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面创新了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相关创新成果已在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中得到全面应用,工程于2019年下闸蓄水,2021年首台机组发电并达正常蓄水位,坝体变形控制好,结构安全,运行良好。工程效益显著,减少了防洪投入,扩大了灌区面积,改善了生态,解决了南疆三地州电力短缺问题,意义重大。该工程入选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项目,多次获评“全国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等一批现代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解决了叶尔羌河千年水患,沿岸240万百姓受益。
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于安徽绩溪、河南五岳、重庆云阳、浙江天台、玉龙喀什等面板堆石坝工程和库尔干、奥依昂额孜、金沟河红山水库、博斯阿木水库、拜城温泉水库、莫莫克水利枢纽等心墙堆石坝工程,显著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推动了堆石坝施工的智能化协同作业模式落地,加快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实践证明,项目研究实现了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为后续大型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国家高坝安全建设与水资源保障战略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据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开展“行业十大新技术”的遴选及发布活动,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和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代要求,坚守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内核、锻造品质效益高的工程标杆、构建资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体系、践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推进重大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