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中秋节如约而至。
“月从今夜满,秋向此时分”。一轮圆月清辉遍洒,照亮绀青色的天幕,也照进每个人的精神原野,唤醒人们心底对“圆”的期盼与向往。
说到中秋与月,不同的笔触下常常有相似的画面与心境。诗词里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歌词里唱“家乡月光深深烙在心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古往今来的月色既刻印着时光的流变,也承载着人们的感怀。
这个时代里,我们在不停地出发,也在不停地告别。主动地、被动地,总会有一些忙碌或奔波把彼此分隔在了两端,让团圆更显珍贵。
有人说:“我们看着同一个月亮,也就不算天涯各一方。”对于五局广大建设者而言,无论此刻是否踏上归途,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斩不断的。在工地的中秋夜,炒几个拿手的家乡菜、和父母孩子视频通话、与工友分享家里寄来的月饼,抑或是因作业无法中断而值守现场与月为伴……即便没有围坐一团的推杯换盏,建设者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连接千里之外的温情,安放了这份团圆的思念。
从工地一隅再望向天南海北,五局故事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着更多不同的表达——在风光旖旎的西藏加查,汉族小伙与藏族姑娘因项目建设而相识相爱,互相尊重风俗共度佳节,这是雪域高原上琴瑟和鸣、花开并蒂的团圆;在定点帮扶的甲谷村,一场共话乡村振兴的“坝坝赏月宴”带来欢声笑语,这是五局人与村民们心手相连、共谋幸福的团圆;在远隔重洋的塞尔维亚项目,中外员工携手制作月饼、分享不同馅料的香甜,这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融、美美与共的团圆……
“此心安处是吾乡”。当千姿百态却同样真挚的情感将我们编织在一起时,有你有我的地方,就是团圆最美的坐标。
若说中秋的月色照亮的是团圆的温馨,那么在这家国同庆的时刻,“圆”的意义便在于“小确幸”与“大叙事”的交汇融合,在于从“小家”美满延展为“大家”圆满的时代诠释。这份圆满,是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的圆满,是岁月静好万家灯火的圆满,更是锦绣山河国泰民安的圆满。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五局人以实干为笔、初心为墨,于广袤天地间绘就一幅幅跨越山河、福泽民生的画卷,将“圆满”的美好意象变为可感可及的生动实践。大渡河上游,巴拉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冰川融水化作绿能滚滚而来;祁连山脚下,“引大济湟”工程竣工投运,大通河水穿越山脉隧洞解湟水流域之“渴”;西部版图里,雪山连绵共诉西藏一甲子岁月峥嵘,千亩“藏青3000”的金色麦浪涌动在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交织的壮美诗篇上;天山苍茫见证新疆七十载辉煌蜕变,阿尔塔什的嘈嘈水声流进驼铃叮咚与手鼓乐音共谱的欢歌回响里……无数个节点如期达成、无数个工程圆满收官的时刻,汇聚成了水电五局献给双节最深厚的贺礼。
“都说国很大,其实是一个家。”月满人安,山河无恙,便是我们双手托举、日夜奔赴的“圆满”。
时光的河流继续奔涌向前,在家国同庆的欢愉里回望,一年的光景已悄然过去四分之三。在2025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地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温暖而坚定的话语,给每个人传递了信心和力量。
此时此刻,当我们看着同一个月亮,不禁一问:“今年,美好的愿望成真了吗?既定的目标实现了吗?”百转千回、兜兜转转的日子总是带来略有遗憾的答案:一些夜以继日的忙碌没有收获理想的结果,一些奋力推进的项目没有等到实质的进展,一些技术攻关的执着没有换来瓶颈的突破……当蜿蜒曲折已成人生之必经,请别忘记:我们依然在向前,而向前就有意义。真正的追梦人,是知道行进之路纵有高山阻隔、江河湍急,仍心怀“圆梦”的信念,选择坚持,选择相信,选择勇敢。一切挑战终将在时间的沉淀后成为胜利的见证。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窗外更深露重,月亮在绀青色的天幕下好似更亮、更圆。这份“圆”,在天地间早已流转成最温柔的意象,包裹着小家灯火可亲的安宁,辉映着大国气象万千的祥和。它不在触不可及的远方,而在每一个笃行者的足迹之中循环往复。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愿得事事顺遂皆可圆。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