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浩瀚,奔涌着百年不灭的精神火炬;山河巍峨,镌刻着青春无悔的奋斗诗行。当五月的长风掠过江河大地,五四精神的惊雷仍在新时代的天空回响。从南水北调的浩荡清流到金沙江畔的巍峨大坝,从数字基建的智慧脉络到“一带一路”的匠心印记,在习近平总书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的指引下,中国水电五局的青年建设者们以山河为卷、以汗水为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着“强企报国”的青春答卷。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之我,挺膺“向水而行、强企报国”的使命之姿。106年前,燎原的星星之火从赵家楼燃起,蓬勃的青春之火席卷神州大地,无数青年前赴后继挺膺担当,用鲜血和汗水誓把日月换新天。“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念兹在兹、殷殷寄语,彰显了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发展的热切期望。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拥有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动力。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理论课堂到白鹤滩水电站的实践课堂,从“我为企业献一策”的集思广益到“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的硕果累累,五局青年将“国之大者”化作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执着,将“强企报国”熔铸成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的钢筋铁骨。当青春遇见信仰,再坚硬的岩层都能凿出光明的未来。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之我,挺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之姿。“志坚者,功名之柱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工程是国之重器,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从“数字孪生”建模到“智能碾压”施工,从BIM技术可视化应用到特殊建材研发,五局青年正将“卡脖子清单”变为“创新攻关榜”,把论文写在江河电站里,把成果转化在智能工地上。这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锐气,正是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基建战线上的最强回响。
新时代的征程上,更需五局青年紧密围绕公司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生产经营实际,锻造过硬本领,努力提高“学习、执行、管理、团结、沟通、创新”六种能力,以“硬核科技”突破壁垒,以“智慧建造”赋能转型,在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勇攀高峰,让五局旗帜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阵地上飘扬。
以“万家灯火映初心”之我,挺膺“扎根山河、心系家国”的奉献之姿。“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从点亮偏远山区的“微电网”,到为乡村振兴修筑“幸福渠”,五局青年始终将“人民需要”作为奋斗坐标,用一条条轨道输送城市发展,用一座座大坝守护万家灯火,让青春在为民造福中绽放光华。
面对“双碳”时代命题,在海拔4500米的柯拉光伏电站挑战极寒缺氧,创下世界最高海拔光伏纪录;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实现风光水储一体化,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青春动能,从荒漠戈壁的“光伏海洋”到城市地下的“能源动脉”,五局青年正用绿色技术重塑山河肌理,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寸土地。
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交给既能手中握紧钢钎也不断创新创效的新一代。当“水能城数”战略遇见青春中国,当“一带一路”蓝图邂逅热血年华,五局青年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劈波斩浪。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五局青年当以“青松挺且直”的骨气、“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气,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强企报国、强国有我”的时代华章。
这是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更是属于弄潮儿的大舞台!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