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明工程”】穹顶之下,迎光而上
——写在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创建公司2023年度“文明工程”之际

来源:机电制造安装公司作者:李尚霖 摄影:李尚霖 时间:2024-03-29 字体:[ ]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部的柯拉乡境内,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已经进入投产发电运行。在这里,水电五局人再次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用藏地的光点亮了万家灯火。

再立标杆项目,五局新能源市场彰实力

柯拉光伏项目(一期)施工区域平均海拔在4200米,电站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年利用小时数1735小时。项目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为川渝电力保供再添“生力军”,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柯拉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坚持系统观念,积极统筹各项资源,优化各项工法技术,在2023年6月25日,率先完成6条集电线路、45个光伏方阵的并网投运工作,创下了柯拉一期光伏本体项目建设中起步最晚、发电最早、并网容量比最高、光伏方阵一次并网成功率最高的好成绩。项目为保证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全标段、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保证全省夏季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项目建设相关各方一致好评。

不断优化创新,项目成本管控多实绩

作为公司第一个地处高原地区的光伏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必须克服高海拔、极端高寒天气以及人员、机械降效严重等各种不利因素。

项目全体技术人员、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先后20余次到53个方阵区勘察,通过实地地勘和试验桩抗拔力、承载力、水平剪力的试验值结果,将原来2.6米的H型型钢,优化至2.3米,节约材料15000米。在35千伏架空线路上通过对初设路线地形复测和修正,对原设红线范围进行修正,将原设计35千伏架空线路36.6千米缩短至32.45千米,缩短了4.15千米。原设计的塔型基础,在西南院专家审核后,优化了837立方米混凝土。无论是项目技术工艺优化创新还是施工管理经验、经营管理策划等方面的做法、经验,都将为高原光伏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宝贵财富。

健全安全体系,项目平稳建设有保障

柯拉项目光伏施工现场地处高原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最高点4600米),风速较大(日平均7级,最大风力达10级);施工现场天气多变,即使在夏季,一天之内都会出现暴雨、暴雪、雷电、大风等天气。

项目建立健全的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的各项应急保障预案,以及积极处理各项紧急状况,均保证了保供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项目设立两个高压氧仓供氧点,现场配置足额氧气罐、速效救心丸、葡萄糖浆等应急物资,有效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身体突发紧急状况。

高原高海拔地区,天气变化频繁,极易出现连续雨雪天气,引起运输车辆滞留,造成人员高反的紧急情况。项目积极开展场外高反人员救助活动,累计参与联合救助活动20余次,救助司乘人员300多人次,发放应急物资1000余份,有效保障了参建人员的个人安全。

多维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新方式

党旗在4600米的高地上猎猎飘扬,引领着年轻五局人茁壮成长。柯拉项目共有员工25人,其中 40 岁以下员工 19 人,30 岁以下员工 11 人,平均年龄33.28 岁,是一支年轻化的项目管理团队。

柯拉项目秉承着公司“传、帮、 带”的优良传统,以导师带徒为切入点,每月开展一次青年员工座谈会,同时通过开展谈心谈话等学习交流工作,充分了解青年员工思想动态,通过不断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督促项目青年员工开展自我提升,保证员工成长不迷航。在柯拉项目,每个人都被鼓励,并有机会展示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项目部有意识地寻找青年员工的突出优点,极力引导帮助青年员工发展和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在日常的琐碎工作中,消耗掉原有的天赋与闪光点。在有限的条件下,柯拉项目着重给予青年员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引导和推进,在打造“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整体要求下,重点找准青年员工的“专”。目前柯拉项目在项目青年员工群体内发现并培养文宣类人才(摄影人才、无人机摄影人才)2名,技术工程类人才3名,经营与财务筹划人才2名,柯拉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践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在高海拔阵地上顽强拼搏着。

作为公司“能”领域的战略发展规划重心,柯拉项目努力为公司交出高原地区光伏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的满意答卷,努力为实现投产发电目标,为公司巩固、开拓新能源市场打造新标杆。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