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困知勉行 做步履不停的前行者

来源:实业总公司作者:简万玲 时间:2023-11-07 字体:[ ]

有声有色,是她设定的工作状态;不忘初心,是她坚守的人生目标,在步入五局的十余载岁月里,她一直在做如此的践行者,她就是实业装饰公司的副经理吴文英。

业精于勤:说难不畏难

吴文英加入五局已经有16个年头,从初入职场接触实业的输变电业务,到实业经营部的负责人,再到投身装饰业务的建设中,吴文英说自己是个见证者,见证了这16年来,实业业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效益从低到高。但她却不仅仅是见证者,她更是参与其中建设的重要一环。

从无到有,吴文英参与了实业公司的第一个输变电业务——黄金坪变电站的项目竣工资料。“整个输变电业务就我自己和一个司机大哥,拉着我往返。”就这样仅仅两个人组成了实业的“输变电二人组”。

“实业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师傅可以带着我们熟悉业务。”黄金坪变电站的施工过程未参与,输变电业务不懂,它又是实业输变电业务承接的第一个施工类项目,吴文英好像只能全靠独自一人摸索,但她深知仅靠自己这是不够的,因为所学的专业和输变电业务大相径庭,所学的是前端,这项任务却是后端。

“说难”却不“畏难”,吴文英打听到甲方有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退休返聘的档案管理专家,她就选择在上班前就去蹲守在专家的工位旁,靠着诚心和那一股子好学劲儿打动了专家,抓紧一切时间汲取黄金坪变电站的相关数据。白天在甲方办公室,晚上就回自己的工位加班。“因为毫无经验挨骂,被训哭了好多回呢。”吴文英笑着谈起了这段往事,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后吴文英收获了一张照片:几乎与自己身高一样,高高一摞的竣工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吴文英这样告诉自己,而黄金坪变电站的竣工资料就是吴文英握在手里的第一把利器。黄金坪变电站的业务不仅是实业公司的第一份输变电业务,也是吴文英的第一份着手的任务,在那段遥远的日子里,起早贪黑的日子里共同成长着。

行成于思:如鱼得水

在突破很多个像输变电业务的“第一次”后,实业公司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业务在实现着“从小到大”,吴文英还是那个见证者和参与者,她大胆地请教、大胆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从“小不懂”到后来逐步的“如鱼得水”。

八年的输变电工作经历,让吴文英成为了这项工作的综合能手,从投标报价再到合同成本,都不在话下。正是有着“知难不退、迎难而上”的品质,吴文英感觉自己随时都在开启工作的新篇章。

告别输变电业务,她在实业经营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于新业务的成立,吴文英面对各个子业务的经营状况,不论是工作量还是把控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决策至关重要。

对各单位真实的经营状况如何进行把控,吴文英选择了推行月度经营成果核算,她根据不同业务性质,拟定核算方法,规范数据统计口径,每月对各单位经营成果进行审核验证,吴文英谈“做到数据有依据,统计有方法,核算结果真实可控”,尤其是对数据量大,风险大的机物公司,吴文英带领部门成员每月对其单项目采销数据一一对应核对,重点关注对上对下计价方式不一致的项目,避免出现较大经营风险。

吴文英近六年里带领部门持续推出了围绕实业经营系统的“三系统”建设,主导了内部管理自我评价,将管理意图及管理要求通过信息化工作贯穿在业务流程始终,逐步建立实业各业务的历史成本数据库,始终做好“带系统人员中的关键岗位、查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盯重点项目的过程管控”。

进促于新:融于环境

吴文英的办公室可谓是“门庭若市”,自2022年1月从实业本部调到实业装饰公司后,她担任副经理一职,负责装饰经营工作。虽然她没有特定的“导师带徒”机制下的“徒弟”,但她却是很多人的师傅。经营部小谭说自己从合同管理再到变身经营管理小能手,多亏了每天数次从自己工位到吴文英的办公室的“积跬步”。

同时吴文英也关心新员工的职业成长,给予期许。在2022年7月,装饰公司经营部迎来了第一位00后职工小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她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良苦用心地规划,给小袁制定了一份“入职大礼包”,让小袁在生产车间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工作一星期,参与门窗制造的每一次流程和每一道工序。

“只有把自己放在那个环境中,知道自己将来要接触的、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够更快地了解和熟悉业务,才能够更快上手。”

那一个星期里,每天从成都去到德阳一个电话列入了吴文英的每日待办,与新员工小袁共同讨论“德阳之行”,从他的反馈中答疑解惑。

在来到装饰公司的一年多以来,吴文英也在反思,作为党员,自己有没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自己去到德阳生产车间的时间太少了。”所以在分工时,吴文英主动请缨,选择走出自己的“一隅之地”,除了经营工作外,也接手分管设备物资事宜。

这下她去德阳生产车间的时间可大大增加了,不但要对生产车间的设备运行情况、材料库存、加工质量等进行检查,还研究怎么优化场地和材料库存、提高库存材料的利用率、做好材料的标识工作……同时材料也是节约成本的重要一环,对于控制项目的补单和零星用工也建立了严格的制度,“看似‘零星’,可这一点点的零星加起来可就是大数目了,这笔账可得好好算清楚。”

吴文英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体现在这儿,自打来到装饰后,她主张制定和修订了《装饰公司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设备物资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工程结算管理办法》等制度,将装饰公司月例会和两金压降的月例会,“自打她来之后,感觉工作整个变得更井井有条了。”

在一次次惯例的会议,吴文英一直强调一定扎实做牢资金计划,她教导大家注重“抠”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她常说这些会议怎么开都万变不离其宗,用四川话说,“开不出朵花来”,都是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自己一次次地强调,无非是想让“扎实基础工作”深入人心,和大家共同打造出质量过硬、口碑过硬的装饰门窗品牌。

 对于吴文英来说,16年前的“菜鸟新人”一步一步成长,她始终坚信着、秉持着“干一行 钻一行 爱一行 成一行”的信念,在每一页未知的故事里前行着。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