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未来还尚未有清晰规划的女孩走出了他国大学校园,回到了她的故乡塞尔维亚。在这里,她与中国电建结下不解之缘,使她和电建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之路。这个女孩叫叶莲娜,现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项目部的法务负责人。
结缘电建
叶莲娜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她在法学院就读期间取得了卓越的学业成绩,并且在毕业后在事务所迅速崭露头角。她的专业知识和才华为她赢得了中国电建的青睐,成为法律团队的一员。对于即将开始的这份工作,叶莲娜充满了期待和担心,和本国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我们和她面对的法律困难还有很多,比如中国证件在塞使用问题、两国法律范围不一致问题等等。
纵使我们有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习惯、不一样的文化,但我们从来都不会轻言放弃。叶莲娜在在这个新的职位上尽快适应着,她不仅要求自己在法律领域保持高水平,还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公司业务的多样性。她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她善于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她注重整个团队的协作,鼓励同事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叶莲娜的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赢得了中塞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她积极参与公司在塞各个项目,如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项目、上米拉诺瓦茨绕城公路项目、乌日策绕城公路项目和拉赞互通修复项目;为公司提供专业法律意见,确保公司在国外市场的合规经营,她会协助我们办理当地的居住证、驾照还有处理一些法律纠纷。那些繁复的法律条款和难懂的专业术语在她那里好像是一个个得心应手的“兵器”,为项目开拓之路斩下许多荆棘。
情缘贝绕
叶莲娜自贝尔格莱德绕城公路项目建设之初就来到了这里,在之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叶莲娜展现了极高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她跨文化交流经验不仅丰富了她的个人生活,也促进了公司内部团队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她尊重并且热爱着中国文化中的礼仪和传统,与中国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她善于倾听,关心他人,为人热情可爱,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们彼此。
我刚来贝绕项目部时,害怕自己英语表达不准确,故不敢经常和当地工作人员交流,但我的工作内容又决定了自己要长期和当地分包商和设计院沟通。她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会经常利用工作休息时间来找我聊天,鼓励我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教会我如何抓住对方表达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在叶莲娜的帮助下,我一步步克服了表达的障碍,和当地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流利的交流,助力了我的工作顺利开展,也让我有机会跟塞尔维亚人民介绍了许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她说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一句古语,自她工作以来就激励着她前进:“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今这句话也激励着我继续走下去。
叶莲娜还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兴趣和热爱。在加入中国电建之前,她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的了解基本源于书籍和电视。她知道在疫情严峻之际,是中国向塞尔维亚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知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中国在塞尔维亚的土地上建设了一条条大路和一座座大坝,她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塞友谊长存。
她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融入我们中国文化,学习汉语,参加我们项目部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包括中国书法、绘画和茶道等。通过学习和体验,她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在业余时间自学古代汉字,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塞的华人很多,时常会在中国文化馆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叶莲娜一得到确切的消息就会热情地邀请我们一同前往,和我们一起体验学习中国文化的魅力。
互见成长
从学校到社会,从懵懂的职场小白到独当一面的前锋,中国电建见证了叶莲娜的成长。叶莲娜自贝绕项目为起点,见证了我们2022年S5标段按时竣工、2023年S6标段及拉赞项目的顺利通车,她见证了中国电建的步伐。
她谈起这些时总会热泪盈眶,人生有很多选择,她和中国电建在她步入社会之初选择了彼此这一正确的选择,让她能在自己的热爱上一路前行,也让我们的工程能顺利开展。叶莲娜十分感谢中国电建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她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谢来自中国的同事,是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帮助她走到了今天,也要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追星敢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青山”是她目前最好的写照。
正是一代代电建人奔赴异国他乡援建基础建设工程,造就了属于中国电建的辉煌时代。这一路遇到了许多和叶莲娜一般友爱又热情的“战友”,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中塞两国友好交流的生动写照。她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融通能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塞合作搭建了友谊之桥。未来,叶莲娜将继续和中国电建一起走向下一个项目,下一个辉煌!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