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莉:在抗震救灾中经受考验

来源:三公司作者:刘文玉 时间:2022-09-14 字体:[ ]

山崩地裂 有序疏散职工

9月5日中午12点52分,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水电五局硬梁包项目,忙碌了一上午的同事们都放松了下来,抓紧时间补充睡眠。突然,四层高的宿舍楼一阵骚动,原来是同事们的手机纷纷响起了地震警报。

“大家快去篮球场避险!”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一个身材单薄、扎着高马尾的“眼镜女孩”大声不停重复话语呼喊。刚感到震波时,她放下还没来来得及吃完的午餐,从食堂飞奔到宿舍楼站在门口组织职工有序疏散。当大家慌忙来到项目操场的时候,一瞬间地动山摇、震感强烈。

天色在瞬间巨变,山崩地裂的声音传进所有人的耳中。抬眼张望,落石从目之所及的山头滑落下来,扬起巨大的尘土。大家互相搀扶着,冷静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地震了!震中就在我们泸定!”大地渐渐平息,惊魂未定的同事拿出手机想给家人打电话,却发现移动、联通的通讯都已经中断,只有电信号勉强能保持通讯。

“用我的的手机,我这个是电信号。”焦躁的人群中,又是刚才疏散职工的女孩手里拿着手机挥动,让需要给家里报平安的同事们排队打电话。

“现在是与外界联系的紧要时刻,就把我的手机作为项目和外界联系的紧急电话。”女孩说完,赶紧向操场的另一端一路小跑。她坚定的神情安抚了大家忐忑的心,也让大家慢慢回过神来,在操场上等待上级的指示。

这个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女孩,正是硬梁包项目商务成本部的副主任谢丹莉。一头秀发简洁干练,只是用黑色发圈系上。熟稔稳重的工作作风让谢丹莉看起来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其实,出生于92年的她是个如假包换的90后。从2015年进入水电五局木瓜溪项目工程技术部至今,她已经是个工作了近8年的“老资格”,也是一名拥有八年党龄的党员同志,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危难时刻,谢丹莉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遇事不慌,即便在灾难面前,她也毫不畏惧,从容处理着眼前的困难。

党员“旗帜”作用:“在危难面前,哪里有男女之分。”

突如其来的灾难袭来,硬梁包项目部反应迅速,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立即成立了项目应急处置及抢险救援应急小组。得到指示的谢丹莉也马不停蹄扎进了救灾工作当中。

余震不断,仍然处在危险当中的硬梁包项目部迅速将全体人员集结到篮球场避险,并决定用盘扣自行搭设帐篷。谢丹莉主动和项目部其他女同事一起,担负起转移和传递盘扣材料的工作,男同事则负责搭建帐篷。

整整一个下午,所有人不慌不忙地合作着手里的搭建。帐篷刚刚搭建完,中午饭还没来得及吃的谢丹莉继续和大家一起搬运项目部早就准备好的应急物资。一袋袋大米、面粉,一箱箱方便面、矿泉水……沉重的物资在大家的双手传递,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决心也在同事们的心中传递。

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谢丹莉快速统计出项目部各部门、西北试验人员的人数和情况进行上报,等她做好这一切,天已经黑了。累了一天的谢丹莉不打算休息片刻,立刻找到项目部女工委员,配合她一起核对女同事的人数,细致安排大家的住宿问题。心思细腻的谢丹莉很快发现有女同事不在同一管理区域内,她赶紧及时询问,去宿舍寻找,对项目部所有宿舍进行排查。忙到夜深,终于把所有女同事的住宿解决之后,她才稍微放下心来,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救灾。

尽管身心疲惫,谢丹莉的这个夜晚却并不平静。她无法安心睡眠,一直在担忧各种情况,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谢丹莉立刻起床,洗了一把冷水脸,她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继续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谢丹莉找到同在硬梁包项目工程管理部上班的丈夫商量,两人决定把两个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在统计、成本、定损等各项工作中相互配合。夫妻搭配,干活不累。两个人一起,白天和物资部、综合队去现场排查统计震损情况,晚上整理白天收集到的资料,尽全力配合其它承担抗震救灾的部门,为在前线修复交通道路和帮助村民修路送水的同事做好后勤工作。

地震后的几天,谢丹莉和同事们拧成一股绳,尽己所能,做好一切她能够做的事。到了晚上,同事们轮流在营地的指挥部值班。男同事们体谅女同事,让她们上半夜值班,然后赶紧回去休息。谢丹莉却说:“在危难面前,哪里有男女之分。”她主动请缨,积极按照项目部要求排查所有宿舍,禁止人员晚上在宿舍留宿,及时将排查结果向值班领导反映。震后电力尚未恢复,到处黑漆漆的一片,谢丹莉的丈夫陪着她,和她一起在黑夜中工作,互相温暖,互相打气。

震后工作在上级的指挥下逐步恢复着,复工复产也在大家的努力中快速推进。谢丹莉迅速转换心态,回到工作岗位上,不敢浪费一点时间,生怕耽误了与业主、与公司、与协作队对上对下的工作。同时,她还加班加点,收集资料,整理总结,全情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当中。

“地震来时我手机眼镜都来不及找了,听到你在外面大声叫我们,我赶快冲到操场。”今年新入职员工形容地震来时的感受。

“是的,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害怕,我能多一秒时间组织大家疏散,就是为员工节约一秒时间;救灾中我们能多想一步,就是为后来少走一步弯路。”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谢丹莉发自肺腑的话语不是敷衍,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当灾难来临时,她冲锋在前,争当表率,以实际行动抗灾救灾,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恪守尽职,敢为人先。作为一名党员,谢丹莉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积极投身奋斗在一线,彰显了党员干部的担当,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初心。

品行高洁的孝顺女儿

谢丹莉的父母说她性格坚强,勇气无敌。她自己常说,她很幸福,因为她是在爱的包围中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谢丹莉的父母为了养家,每天挑着装满水果的沉重背篼从老家县城坐班车到80多公里外的成都南门卖水果。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父母总会竭尽所能给她和弟弟最好的。父母用双肩担负起了全家的未来,长大成人的谢丹莉也想要像父母曾给予她的一样,回报给父母自己最深沉的爱。

因为水电行业的特殊性,谢丹莉不能时时陪伴在父母身边。本是打算在中秋节前能回去帮着父母一起采摘家里种植的猕猴桃,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起初的计划,她忙碌在一线,也心系着父母,深夜的硬梁包项目操场上疲惫的员工们伴着呼噜声已熟睡,谢丹莉打开淘宝特意从网上精心挑选了月饼寄回家:“趁着有网,一盒给爸妈,一盒给哥哥嫂嫂,谢谢哥哥嫂嫂代我尽孝,低糖的那盒给你爸妈,他们血糖高”与丈夫交流的一句平淡的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思念,让父母感受到温暖和真心。用满腔深情回报着父母如山海般深沉的爱。

 无怨无悔的电建妻子

分隔两地难见面,空间上的隔阂是很多水电夫妻不好解决的问题。谢丹莉的丈夫冯俊淮也是水电五局的一员,为了解决两人长期无法见面的困难,谢丹莉主动申请调动,于2020年9月来到硬梁包项目和他一起工作。

共同工作,部门之间的碰撞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谢丹莉和丈夫在工作上偶尔也有小摩擦、小冲突。她公私分明、实事求是,只要跟工作有关,就必须做到最好,不管那个跟她争得面红耳赤的人是谁,她都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小两口为了工作生闷气,同事们看了担心,开导她说服服软。她却说,在家的时候我们是夫妻,要携手同行,在单位我们就是同事,一切以工作为重,分清楚轻重缓急,搞清楚公是公、私是私,只要在单位,我就只管工作是否达到要求。

同事们调侃谢丹莉,说她是“上得了工地,下得了厅堂。上一秒决不妥协的同事,下一秒贤良淑德”的新时代独立女性。她也大大方方回答大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项目上,老公是我同事,我在工作上有自己的坚持,那就必须按照经营系统的工作模式来。但是回到家里,老公是和我携手一生的爱人,他那么义无反顾从深圳市政项目来山区水电项目,无非就是为了寒窗苦读的知识能用在专业上,他那么努力更是为了我们的家,那我就是用心经营我们小家的好妻子,当然应该开启贤妻模式。”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谢丹莉都是大家眼中的“最美标兵”,她用自己的“超级能量”,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在大渡河畔硬梁包的工地上谱写了一段水电女性的巾帼佳话!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